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胀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为特点,经过检查排除能够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瘦素是一种新的胃肠激素,主要作为胃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传递摄食信号的重要物质;作为细胞的生长因子,对胃黏膜细胞起营养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可作为胃黏膜受到损伤的一个应激信号。胃动素作为一个研究已经较为成熟的胃肠激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然而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瘦素与胃动素的关系、以及瘦素与胃排空的相关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瘦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胃排空之间的关系,为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指标,并为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方法:按照罗马Ⅲ分型标准将7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pain syndrome,EPS)。并选择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其中PDS组36例,EPS组39例,对照组40例。PDS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为23~65岁,平均年龄为43.44岁,体重指数(BMI)均<25kg/m2,平均BMI为21.2±2.90 kg/m2。EPS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为23~61岁,平均年龄为39.3岁,BMI<25kg/m2,平均BMI为20.9±3.60kg/m2。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为23~455岁,平均年龄为42.1岁,BMI<25kg/m2,平均BMI为20.5±3.20kg/m2。采用ELISA、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和胃动素含量,用胃电图方法检测胃正常慢波百分比、以及餐前/餐后胃电主功率比。用吞钡条实验测定胃排空时间。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PDS组和EPS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BMI、血清胃动素和瘦素的水平进行检验。并运用LSD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应用行×列表的卡方检验对三组的餐前/餐后胃主功率之比进行比较。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对FD患者的瘦素水平与胃排空时间及胃动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各组年龄、性别及BMI的比较:PDS组年龄(43.44±10.93)岁,EPS组年龄(39.30±8.06)岁,对照组年龄(42.10±10.21)岁,三组之间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PDS组BMI平均值为(21.2±2.90)kg/m2,EPS组BMI平均值为(20.9±3.20)kg/m2,对照组BMI平均值为(20.5±3.60)kg/m2,三组之间的BM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性别上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各组瘦素水平的比较:PDS组的瘦素水平为(7.59±2.61)ng/ml,EPS组的瘦素水平(6.23±2.10)ng/ml,对照组的瘦素水平(3.98±1.61)ng/ml,三组间的瘦素水平存在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DS组的瘦素水平分别较对照组、EPS组增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胃动素水平比较:PDS组的胃动素水平为(329.63±39.13)pg/ml,EPS组的胃动素水平(351.26±32.83)pg/ml,对照组的胃动素水平(426.76±29.62)pg/ml,三组间的胃动素水平存在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PDS组的胃动素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和EPS组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各组胃排空时间比较:PDS组的胃排空时间为6.01±1.66h,EPS组的胃排空时间5.32±1.18h,对照组的胃排空时间4.86±1.42h,三组间的胃排空时间水平存在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PDS组的胃排空时间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和EPS组延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各组餐前与餐后胃正常慢波百分比比较:餐前正常慢波百分比PDS组为38.7±8.79%,EPS组为69.8±10.14%,对照组82.8±8.33%,三组间的餐前正常慢波百分比水平存在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PDS组的正常慢波百分比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和EPS组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正常慢波百分比PDS组的为48.7±8.78%,EPS组的正常熳波百分比77.5±9.32%,对照组正常慢波百分比86.9±7.14%,三组间的餐后正常慢波百分比水平存在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PDS组的正常慢波百分比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和EPS组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6各组间餐前/餐后胃电主功率比<1的百分比比较:PDS组的餐前/餐后胃电主功率比<1的百分比为38.9%,EPS组的餐前/餐后胃电主功率比<1百分比为25.6%,对照组的餐前/餐后胃电主功率比<1百分比为5%,三组间的餐前/餐后胃电主功率比<1百分比水平存在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PDS组的餐前/餐后胃电主功率比<1的百分比明显比对照组和EPS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7瘦素与胃排空时间的关系:FD组的瘦素与胃排空时间具有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931,P=0.000<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随着瘦素水平的升高,胃排空时间延长。
8瘦素与胃动素的关系:FD组的瘦素与胃动素具有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595,P=0.000<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随着瘦素水平的升高,胃动素水平降低。
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瘦素水平与胃排空时间为正相关,血浆瘦素水平越高,胃排空时间越长。推测出现这种改变的可能机制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后与存在于胃底、胃窦基底粘膜细胞或壁细胞的泌酸小管中瘦素受体结合,通过中枢和(或)外周途径作用于胃粘膜,使得胃的排空延迟,随着症状的日益加重,对能量的调控能力降低,为适应消化功能不良导致的早饱、上腹饱胀等症状,血清瘦素水平趋于增加。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瘦素水平与血浆胃动素水平之间亦存在着相关性,为负相关,血浆瘦素水平的升高伴随胃动素水平的降低,胃排空延迟,这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尤其是餐后不适综合征)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的因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