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经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晚期成骨分化的作用

来源 :河北联合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zgang052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辛伐他汀作为竞争性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ic acid,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在以往的大量实验已经被证明具有诱导成骨分化作用。本实验选用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体外给药,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中晚期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在成骨诱导成分环境下,辛伐他汀对BMSCs在成骨分化中晚期作用的最佳起效时间和p38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20只,应用脱颈法处死大鼠,在无菌条件下取双侧股骨和胫骨,全骨髓培养法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原代细胞传代后,根据实验需要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medium group,CM):完全培养基培养;辛伐他汀组(Simvastatin medium group,SIM):含有10-7mol/L辛伐他汀的完全培养基;成骨诱导培养基组(Osteoinduce medium group,OM):含有10mmol/Lβ甘油磷酸钠和50μg/ml抗坏血酸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辛伐他汀和成骨诱导培养基组(Simvastatin and Osteoinduce medium group,OM+SIM):终浓度为10-7 mol/L的辛伐他汀和成骨诱导培养基。阻断剂组(SB203580+Simvastatin+Osteoinduce medium group group,SB+OM+SIM):先用p38MAPK通路阻断剂SB203580干预30min后,加入诱导培养基和浓度为10-7 mol/L的辛伐他汀诱导。选取CM组和SIM组MTT法检测第2d、3d、4d、5d和6d细胞活性;选取OM组和OM+SIM组,提取第7天和第14天细胞,ELISA法检测ALP表达,OM组和OM+SIM组于传代后第21天和第28天给药1h、12h、24h后,提取蛋白和RNA检测OCN的蛋白和RNA表达水平,确定药物作用最佳时间后,检测该时间点OM组、OM+SIM组和SB+OM+SIM组p38MAPK、p-p38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1 MTT检测:10-7 mol/L浓度的辛伐他汀对细胞增殖和细胞活性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ELISA:第7天各组ALP表达量最高(P<0.05),而OM+SIM组显著高于OM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3 Real-time PCR检测:第21、28天各组OCN m RNA在给药后第12h表达量最高(P<0.05)且OM+SIM组明显高于OM组,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 Western blot检测:第21、28天各组OCN在给药后12h表达最高,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OM+SIM组明显高于OM组(P<0.05)。药物干预12h后OM+SIM+SB组p-p38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OM+SIM组p-p38表达高于OM组,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 10-7 mol/L浓度的辛伐他汀对细胞增殖和细胞活性无影响。2第7d时ALP表达最高且辛伐他汀对ALP表达有明显诱导作用。3辛伐他汀药物起效的最佳时间为给药后12h。4辛伐他汀可以增加OCN蛋白、m RNA和p-p38蛋白表达量。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探讨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在SFN保护心肌冷IRI中的作用。方法64只SD大鼠(成年健康雄性,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药物干预均为
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是一种随年龄而增加的以瓣膜增厚和钙质沉积为特征的心脏瓣膜病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此病的发生率日益增加,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