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i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差异与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区域经济问题的核心,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化问题,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困扰。区域经济差异是市场经济运作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在中国建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尤为迫切,其所面临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更严重。区域差距过分悬殊不可避免地会阻碍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处中部的河南省在其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过程中,其非均衡性逐渐显现出来,与全国一样也存在着区域经济差异问题,造成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徘徊不前,处于全国的末位。因此,对其内部区域经济差异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巨对于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乃至中部崛起战略的成功实施,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综述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河南省的108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选择14项指标,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如下结论:一、河南省108个县域可分为四大类。即发达型县、较发达型县、中等型县、欠发达型县。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主要呈现以下特征:县域经济差异显著,总体呈中间高四周低;极化分异凸现,点轴特征显著;大中城市市区及近郊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具有二元经济特征;落后地区多为国扶重点贫困县。以此为基础,本文系统分析了造成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目的、方法。其次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有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最后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选取14个指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河南省108个县(市)区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经过以上实证分析,对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判断。第三部分论述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即从自然地理环境、区域发展战略、区位、经济结构、投资政策、文化观念等方面予以分析。第四部分在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其他文献
我国住宅市场存在着房价过高、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问题,住宅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使得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同时,国家的政策性保障住房体系并不健全,使得“住无所居”这一社会问题越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超过20%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了中国市场。大量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
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以及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方政府对下层县级政府仿效中央对省的分税制基本原则与模式,结合当地实际
SNA的核心框架界定的GDP核算范围,除了付酬的住户服务和自有住宅服务,住户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住户无付酬服务和志愿服务被排除在外。一些国家的核算结果表明,住户无付酬服务价值的数量相当大,若一国产出包括住户无付酬服务,可能改变对宏观经济增长率趋势的测定,并导致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分配指标核算产生变化。对于该部分价值的核算,在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目前我国还处于空白阶
随着股指期货在中国的推出,指数化投资作为一种投资模式越来越受到青睐,指数化投资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指数化投资是被动投资领域的一种重要的投资方法。指数化投资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