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认知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研究——以手机品牌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mm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全球手机领导品牌诺基亚被微软收购,引起品牌管理研究领域极大的关注。这一事件重新引发人们对什么是强势品牌,如何建设和管理强势品牌的新思考。而这正是本文关注的焦点问题,即拥有高消费者品牌认知(包括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的品牌,对于品牌来说意味着什么,它能否保持消费者的品牌选择?本文认为,只有消费者持续、高频率选择的品牌才能算的上强势品牌。  本文从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出发,以品牌资产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品牌认知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模型。在此基础上,收集了387份手机品牌消费者信息的有效问卷,对构建的模型用SPSS19.0和AMOS17.0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品牌管理应该考虑不同品牌生命周期的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品牌管理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品牌认知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直接影响作用显著。其中,品牌知名度对消费者品牌选择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标准化系数为0.226;品牌形象对消费者品牌选择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标准化系数为0.206;  第二,品牌认知对品牌态度的影响作用显著,但是品牌认知的不同维度对品牌关系的影响作用有差异。品牌知名度对品牌态度和品牌关系的影响作用显著,品牌形象对品牌态度产生了显著的直接影响,但是品牌形象对品牌关系的直接影响作用不显著;  第三,品牌态度和品牌关系在品牌认知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过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品牌知名度通过品牌态度,对品牌选择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中介效用为0.057;品牌形象通过影响品牌态度,对消费者品牌选择起到了间接的影响作用,中介效用为0.080;品牌知名度通过品牌关系对消费者品牌选择起到了显著的影响,中介效用值为0.106;但是,品牌关系在品牌形象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无法产生直接的中介作用,必须通过品牌态度形成链式中介变量产生作用。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基于对不同品牌生命周期的不同理解,提出了每个阶段不同的品牌管理策略建议:(1)导入期品牌管理策略——管理品牌认知;(2)成长期品牌管理策略——维持品牌认知,关注品牌态度;(3)成熟期品牌管理——弱化固有品牌认知,构建稳固品牌关系。  最后提出了研究不足与展望。
其他文献
大米加工行业作为我国传统产业,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从我国大米行业发展趋势而言,规模化、集约化将是我国大米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因此,对于大米加工企业而言,既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又面临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本文以顺雨米业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顺雨米业发展战略分析。经过本文研究发现,顺雨米业拥有10年的大米生产与加工经验,在一定区域内拥有较为良好的口碑,经营
随着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受
在中小学衔接方面,数学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对教学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此,数学教师必须从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时效性不足的原因入手,找到解决策略,从而实现中
随着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国际钢铁产品贸易摩擦和反倾销急剧增加,国内钢铁产品市场面临饱和竞争,逐渐凸显成本竞争的重要性,准确的成本核算数据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省属地方骨干特大型钢铁企业,在应对国家供给侧改革、清理僵尸企业政策的推进和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正面临客户多样化与需求个性化等多种挑战,生产组织面向订单,成本形成过程复杂,急需适应形势构建作业成本核算
历史教学是一项重要的科目,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过去经验,从而为未来发展做好铺垫.高中历史涉及较多知识,我们必须要将历史中的重点不断记牢,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
在道路桥梁检测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根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其结果的精准度比较高,而且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非常多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
摘 要:文学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相互交融的背景下的产物,而文学作品向来都有顺应时代潮流,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与读者产生共鸣等特点,同时也能体现出每一个时代文学史上不同程度的繁荣。虽说文学独具匠心,但也并不能完全脱离相应的时代背景,日本文学也很自然地体现出了这一特点。  关键词:日本古典文学;女性文学;日记文学  作者简介:贾文静(1998-),女,辽宁省盘锦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外国
文章主要分析了BIM技术在市政地下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通过分析可知,将BIM技术应用到市政地下道路工程的建设中,可保障地下道路工程的质量、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