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庚子事变后,清政府的统治愈发动摇,民族危机亦愈发深刻。为此,清政府推行新政改革,革新的方案与内容所涉及的广度及深度均超过之前的历次改革,扩展至政治、军事、教育、商业、法律等重要领域,企图建构新的秩序以维持统治。在倡导新政改革的同时,办报热潮如同雨后春笋,以民办报刊为主的舆论监督力量进一步壮大,他们以揭露现实、传播思想、启迪民智为己任。《戊申全年画报》便是代表之一。《戊申全年画报》所报导的内容与评论是以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新政与立宪时期的社会政治概况为主,适逢该年是光绪和慈禧两宫先后驾崩、宣统继承帝位之际,因此,这个时间范围尤为重要。当政局动乱、改革造成了重大的利益分配问题,又正值王朝易主、强势的领导不在,社会乱象与社会矛盾丛生。本文立足于《戊申全年画报》,辅之以其他史料,通过对清末社会旧习、社会新动以及社会控制这三个面向的分析,探讨清末光宣政权交接之际的社会秩序以及新政推行的社会效应,考察清末社会转型的特点,诠释清廷统治秩序分崩离析之势。从画报中推论出此时清末社会的几点变化:第一,社会变化与时局脉动紧密联系;第二,传统习俗、旧思想与新式风尚并存;第三,即使吏治的整顿和制度的改革已经启动,但依旧弥漫着腐朽的气息;第四,传统礼治规范在民间的影响力进一步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