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致病性细菌爆发性增殖引发的水产动物疾病每年都会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传统上细菌性水产养殖疾病防治是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耐药病原体的出现以及水产品抗生素残留问题,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噬菌体具有自我复制性、宿主高度特异性、对环境影响较少等特征,在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防治方面被认为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在能力。TCBS培养基全称为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是广泛用于分离水产养殖致病弧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其他多种致病菌也可在此培养基上生长。本研究旨在从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中分离TCBS细菌类群,对其进行多样性调查,分析对虾养殖环境中的潜在病原菌。同时分离病原细菌的裂解性噬菌体,研究其对宿主的侵染特性,为噬菌体在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防治上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果如下:1.从福建漳浦的3处南美白对虾养殖场的7个养殖水体样本和5个对虾生物样本中分离得到了73株TCBS类群细菌。这些TCBS类群细菌分离自天然淡水土塘和人工海水池塘这两种不同的水产养殖环境。经16S rRNA比对分析,73株菌中共分为13个属,26个种。弧菌占总分离株数的45.2%,全部分离自海水养殖水样,其余54.8%的细菌多样性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淡水土塘养殖环境下,但在人工海水养殖池及各对虾生物样本中也多有分离到,表明海水与淡水两种环境对于TCBS类群细菌的多样性与种属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2.从患红体病的成熟南美白对虾肝胰腺中分离到3株疑似致病菌及其裂解性噬菌体,经16S rRNA比对分析,3株疑似致病菌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 anaerogenes亲缘性近,同源性均高于99.85%,可确定分离得到了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宿主系统。3株噬菌体裂解性强,根据宿主菌编号命名为pIS-4、pIS-6与pIS-8。电镜形态显示pIS-4属于肌尾病毒科,pIS-6与pIS-8属于长尾病毒科。3株噬菌体侵染同一宿主IS-4的生物学特性有较大不同:一步生长曲线显示pIS-4的潜伏期为20min,裂解量为85;pIS-6的潜伏期为30min,裂解量为109;pIS-8的潜伏期为30min,裂解量为155。3株噬菌体的最适温度均为25℃,在4~60℃下存活率大于60%。pIS-4的最适pH为8,pIS-6与pIS-8的最适pH为7。结论:从福建漳浦的3处对虾养殖场分离得到73株TCBS类群细菌,其中弧菌全部分离于海水养殖环境,而淡水土塘养殖环境下TCBS细菌的多样性较为丰富。从患红体病的南美白对虾肝胰腺分离得到3株嗜水气单胞菌的裂解性噬菌体,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表明其为不同的噬菌体。3株噬菌体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裂解能力,具有气单胞菌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