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梅调电影是中国类型电影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起源于香港,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大盛于六十年代,而在七十年代末期走向了衰败。黄梅调电影属于中国戏曲电影的一条分支,却不同于传统的戏曲电影。本文将香港的黄梅调电影与大陆的黄梅戏电影做了区分,并界定了黄梅调电影的概念:黄梅调电影只是以传统黄梅戏旋律为基础,不完全考虑正宗黄梅戏的板腔及调性变化,再根据电影剧情的需求、唱词的编排、导演的要求,以及演唱者个人的才华和声音特质来做调整,再加上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的结合制乐、伴奏,而形成的一种香港本土化的、具有“泛中国印象”的音乐语汇。李翰祥是黄梅调电影的拓荒者和领头军,是掀起黄梅调电影热潮的香港著名导演,他所拍摄的黄梅调电影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同一时期其他的黄梅调电影导演所不能比拟的,从1958年到1977年,李翰祥导演并监制了9部黄梅调电影,获奖无数,本文将李翰祥的黄梅调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探索实验期、发展成熟期以及创作尾声期,并将李翰祥在每个创作时期所拍摄的黄梅调电影进行梳理、分析:在其探索实验期,《貂蝉》和《江山美人》确定了李翰祥黄梅调电影的唱腔基础、艺术手法以及拍摄的主题;在其发展成熟期,分析整理了多部电影作品,指出了从探索实验期刚过渡到发展成熟期的创作弊端,在新的创作时期,重点揭示了李翰祥这一时期黄梅调电影所展现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殖民文化”影响下的家国情怀;李翰祥黄梅调电影的艺术特征:以电影艺术语言保持基本情节的连贯性、以戏曲唱段突出特定情境的戏剧性、以电影音乐推动叙事的完整性。李翰祥黄梅调电影的电影语言的艺术特征极为鲜明,本文将李翰祥的《金玉良缘红楼梦》与1962版越剧《红楼梦》、1978年“今日”版《新红楼梦》的对比,突出“李氏红楼”画面语言气韵独特、电影声音语言运用精妙、影唱段场景写意与写实的交相融合之自然,以及对传统戏曲唱腔的改良。李翰祥的黄梅调作品在“你也黄梅,我也黄梅”的大背景下,能独树一帜,特征鲜明,源于李翰祥在其三个创作时期所形成了电影风格,本文总结了李翰祥的黄梅调电影具有雅致怡然的古典中国印象、南下影人之离乱风格色彩、民间传统文化色彩之浓郁以及摄影机美学及蒙太奇气氛的独特风格。李翰祥作为南下影人,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据及古代中国的崇敬,促成了他强烈地希望拍摄黄梅调电影意念,而他的黄梅调电影成为具有香港这一特定区域及时代特色的“泛古典中国化”印象,再通过电影的传播,将香港、台湾、东亚的华人与内地紧密相连,引起中华儿女的共鸣,观看及聆听属于“古典中国”的影像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