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社会支持水平、自我效能感、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于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到产科分娩的初产妇共104例,将初产妇按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5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分别在干预前、出院当天、产后42天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评估,同时在产后42天使用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对照组与干预组初产妇的产后抑郁、社会支持水平、自我效能感的变化及对比两组的母亲角色适应情况。探讨协同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全部数据用中文版SPSS18.0版本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百分比、均数和标准差、t检验、卡方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选取研究对象104例,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研究开展中,对照组出院后失访3例,干预组失访4例,共有97例研究对象完成研究,有效率为93.3%。2.104例初产妇产前EPDS得分为9.70±3.709,发病率为23.7%。对照组与干预组在一般资料、产后抑郁、社会支持和自我效力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3.对干预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后,出院当天,对照组与干预组的EPDS得分分别为9.84±3.442、8.63±3.9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率分别为24.5%、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分别为36.90±4.934、38.23±4.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25.94±4.811、26.71±4.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初产妇及家属干预至产后42天,对照组与干预组的EPDS得分分别为9.78±4.069、7.27±3.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率分别为26.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分别36.80±4.882、40.23±4.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25.24±4.841、27.67±4.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得分分别为50.16±10.953、58.35±1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协同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初产妇的社会支持水平、自我效能感及母亲角色适应能力。2.协同护理模式能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对有效预防产后抑郁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