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调控应激颗粒机制的初步探讨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为单正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编码单一开放阅读框,其蛋白多肽前体经切割形成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且非结构蛋白于内质网形成复制复合体,为HCV复制提供场所。HCV极易形成持续性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体。  已有文献报道HCV感染细胞后,可使细胞产生应激颗粒。应激颗粒(StressGranule,SG)是细胞在接受包括氧化物,病毒感染等一定程度的外界刺激后而产生的致密颗粒状聚合体,由真核翻译起始复合物,RNA结合蛋白以及停止翻译的mRNA等成分组装成,是细胞应激状态下重要的调节元件。到目前为止,HCV诱生细胞应激颗粒的机制未明,且应激颗粒对HCV持续性感染是否存在影响未知,本研究拟探讨HCV对细胞应激颗粒是否存在调节作用,并应激颗粒的产生对HCV形成持续性感染是否发挥作用。  本研究首先对HCV感染诱生的应激颗粒的组成及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明确了HCV(JC1)感染Huh7细胞后所形成的应急颗粒包含四种应激颗粒关键成分,即翻译相关蛋白eIF4G,eIF3A以及RNA结合蛋白G3BP1,TIA-1,故为完整的应激颗粒。同时发现,HCV感染Huh7细胞诱生的应激颗粒能够被氧应激型应激颗粒抑制剂放线菌酮(CHX)有效抑制,确认HCV诱生的应激颗粒典型应激颗粒。  在确认HCV能够诱生典型应激颗粒的基础上,发现HCV感染Huh7细胞后8小时应激颗粒阳性细胞的比例为3%;12小时内,应激颗粒阳性细胞比例上升至8%,在24小时达到峰值13.4%,48小时后回落至10%,72小时又升至13%左右,则表明HCV感染诱生的低水平应激颗粒,并存在波动。同时观察到,相较于包括SFV、MHV等病毒在内的多种RNA病毒在感染早期能够使35%以上的被感染细胞产生应激颗粒,HCV在早期感染建立(即0~12小时内)时期仅诱生少量应激颗粒(约8%)。进而研究发现在应激颗粒诱导剂(亚砷酸钠,NaAsO2)的刺激下,Huh7细胞感染HCVcc病毒8小时与不感染相比,诱生应激颗粒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调了42%,提示HCV在感染早期具备抑制细胞诱生应激颗粒的能力。  以往研究表明病毒蛋白或核酸具备抑制应激颗粒形成能力,推测HCV早期感染翻译出的病毒蛋白有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应激颗粒形成。于是进一步探讨HCV五种主要病毒蛋白(core、NS3/4A、NS4B,NS5A、NS5B等)对细胞应激颗粒诱生水平的影响,发现在过表达的情况下,仅HCV RNA多聚酶NS5B能够抑制亚砷酸钠诱导产生的应激颗粒(降低约40%),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同时还发现,在表达NS5B并未能诱生应激颗粒的细胞中,应激颗粒组成分子G3BP1与NS5B呈部分共定位。同时NS5B的抑制功能及与G3BP1的共定位在HepaG2源的tet-on-NS5B诱导表达细胞系统中得以验证(降低约42%)。进一步实验证实,NS5B过表达不影响亚砷酸钠诱导PKR激活以及e IF2α磷酸化的水平,表明NS5B抑制应激颗粒的形成发生在e IF2α磷酸化的下游,即应激颗粒装配期,提示NS5B的抑制作用靶点为应激颗粒组成成分。综上所述,NS5B抑制应激颗粒可能发生在装配期,并与G3BP1共定位,同时本室前期曾报道G3BP1与NS5B存在相互作,提示NS5B可能通过直接与G3BP1相互作用以抑制应激颗粒。  为进一步确证NS5B是如何通过与G3BP1相互作用干扰应激颗粒形成,首先明确NS5B负责结合G3BP1的作用区段。构建了G3BP1-GST融合蛋白以及NS5B三段主要截短突变体,利用GST pull-down实验确认了NS5B中间手掌结构段(96-454aa)负责与G3BP相互作用;进而在Huh7细胞过表达NS5B全长及其三段截短体,并用诱导剂诱生应激颗粒,发现仅过表达G3BP1的结合区段(NS5B,96-454aa)与NS5B全长能够抑制应激颗粒的产生(NS5B,96-454aa下降35%; NS5B全长下降38%)。上述实验结果表明,NS5B通过其中间手掌结构段(96-454aa)与G3BP1相互作用而干扰应激颗粒的形成。  研究表明在持续刺激下,应激颗粒中的细胞mRNA会进入降解途径使细胞受损,同时有报道发现HCV诱生的应激颗粒中大量包含有ISG基因mRNA而导致ISG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推测NS5B影响G3BP1抑制应激颗粒的生理学意义可能存在两种解释:一方面防止过量诱生应激颗粒造成细胞必需蛋白供应不足而受损以致影响感染建立,另一方面则通过上调干扰素刺激基因(ISG)的表达以帮助病毒维持低水平复制从而导致慢性化。实验结果显示NS5B不影响应激颗粒对管家基因β-actin的翻译抑制。进一步通过过表达NS5B,干扰素及刺激剂处理等条件模拟HCV感染后病毒蛋白表达,诱生干扰素刺激基因(ISG)蛋白表达与应激颗粒的情况。结果发现NS5B全长及手掌结构段分别显著上调应激颗粒对ISG分子ISG20,APOBEC3G翻译抑制(全长:ISG20,上调141%; APOBEC3G,上调172%.手掌结构段:ISG20,上调112%;APOBEC3G,上调134%)。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HCV RNA多聚酶NS5B通过其手掌结构(96-454aa)与应激颗粒关键组成蛋白G3BP1相互作用,干扰G3BP1参与细胞应激颗粒的装配,从而抑制HCV感染早期的12小时内细胞应激颗粒的形成。这一结果提示HCV可能通过NS5B抑制应激颗粒,回复某些干扰素刺激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以负反馈途径维持HCV低水平感染,这对于HCV持续性感染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阐HCV与宿主细胞间关系提供了一定提示。
其他文献
市场营销专业是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最早、影响最大的专业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广东省级示范专业,在校学生已超过500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现有成员17
论“精品”辛平,李游“精品”话题自从孔夫子讲过“食不厌精”以来,人们追求物质产品精美的愿望一刻也没有泯灭过。看看时下的神州大地,从大都市到小城镇,什么精品、名牌、高档等
摘要:如何更好地利用历史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从历史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一、历史思维能力的概念理解和实践意  1.历史思维能力的概念理解。当下对历史思维能力较通用的定义是:能够再认知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历史现象,分析评价历史客体,阐述、揭示历史规律的能力。
我一直觉得记者们写的市场信息专题报导比经济学家的专论更有吸引力,而又比单纯的新闻报导更耐久,为什么人们会喜欢这类的文章呢?我发觉以下三点是重要的:一、专题聚焦最有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关注知识的内在结构联系,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清晰的知识体系,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消化吸收,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的构建,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 激发 学习  作为地理教师来说,改变教学策略,积极探讨高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新课程也强调学生经过观察、分析、实验、猜想、探究的过程来获得新知的体验。基于上述四类与新课程不相和谐的教学过程现象的存在,“追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有必要成为我们
摘要: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影响中学生心理他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老师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儿点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 健康 教育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初步树立什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际观和认同观的重要阶段,而心理健康教
摘要: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最基本的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有效 课堂 方法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
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课堂小练笔”,即在所教授的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以课文内容及故事情节为基础写作线索和依据,学生通过利用其自身的语言积累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