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言部分。桂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它的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对这个地区的农民与市场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启示意义;对有关这个领域的研究动态的简单回顾;文章的框架、创新之处。第一部分,时代背景及桂东北近代市场的两个影响因素。时代背景与所研究对象的哲学辨证关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它一方面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梯度发展理论与近代广西社会经济的落后、滞后性;近代广西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对桂东北近代市场产生影响的两个因素:开埠通商使得桂东北地区越来越成为西方工商业产品的销售市场,以及世界市场的货源供应地,桂东北农村经济与国内外市场更加紧密的连接起来,桂东北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交通是社会生产力系统的动脉和神经,它使得物流畅通,更推动了新的信息、思想与观念的传播,商品意识深入人心,推动了近代市场体系的发育成熟,农民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起来。第二部分,桂东北农民生产领域的考察。桂东北地区拥有比较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如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业移民的开发、政府重农等,通过桂东北地区在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年种植苗数、亩产量等数据、表格的对比分析,说明桂东北粮食生产能力在整个广西来说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农产品的商品化部分主要考察桂东北的谷米运销、经济林木的种植、手工业发展及其商业化趋势、肉禽肉畜养殖业,桂东北谷米运销涉及理论上的市场分类及其功能,运销数量及其流向,粮食的商品化如何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并进一步指出粮食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是建立在农民口粮缩减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种虚假的市场繁荣;经济林木种植是一项重要的农家产业,在国际市场需求影响下油桐种植风起云涌,桂东北地区桐油产量及其销路,从整体上看,桂东北的经济林木种植中,除了少数垦殖公司的经营管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绝大多数农家都是粗放型经营,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手工业是近代桂东北农民重要的生产方式,通过对织布业、麻布业、造纸业的数据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手工业商业化趋势加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出现;肉禽肉畜养殖业的状况。农村社会的变迁:农民职业角色的多元化,在从业上出现“过度兼业化”现象,导致生产水平恶性的低循环;桂东北地区圩镇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时间、空间上。第三部分,桂东北农民生活领域的考察,主要在饮食、衣着上考察。饮食分肉食、饭食,具体详列猪肉、牛肉的人均食用量,以及饭食的粥饭比例,通过量化对比说明桂东北地区农民的生活状况处于绝对的贫困状态之中,并进一步指出绝对之中的相对性。衣着上,农民也越来越依赖市场。总的来说,在生活消费领域,桂东北农民与市场的联系,远没有他们在生产领域与市场的联系那么活跃。圩市虚假繁荣的背后,掩盖着农民生活贫困化的真相。第四部分,结论。一方面,在生产领域,农民的生产越来越商品化社会化,另一方面,在生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