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复方长卿消痛膏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良反应及安全性,为复方长卿消痛膏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丰富活血通络、解毒止痛治疗癌性疼痛的理论,进一步扩展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理论内涵。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疗效可靠、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的癌性疼痛外用药物。[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中药对照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试验组予复方长卿消痛膏外敷,中药对照组予复方蟾酥膏外敷、西药对照组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口服,治疗期间三组均不能使用其它止痛药,内科基础治疗相同,均辅以最佳支持治疗,出现爆发痛时予曲马多注射对症处理。7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疼痛缓解率、止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爆发痛控制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共有90例住院患者完成本研究,复方长卿消痛膏组、蟾酥膏组、曲马多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完成7天基本观察时间。治疗前各组的年龄、性别、病种、疼痛强度评分、KPS评分等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均衡,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1三组治疗癌痛疗效比较:(1)疼痛缓解率:复方长卿消痛膏组总有效率80.0%;复方蟾酥膏组总有效率76.7%;曲马多组总有效率86.7%。曲马多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复方长卿消痛膏组、复方蟾酥膏组,但经统计学分析,P>0.05(P=0.348),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方长卿消痛膏组中度疼痛总有效率为(19/21)90.5%,重度疼痛总有效率为55.6%,经统计学分析,P<0.05(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复方长卿消痛膏对中度疼痛疗效优于重度疼痛;且对部分中度疼痛患者(3/21)可达完全缓解。(2)止痛起效时间:复方长卿消痛膏组、复方蟾酥膏组、曲马多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1.25+0.52)小时、(1.54±0.68)小时、(0.91±0.42)小时。经统计学分析,P=0.001(P<0.0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方长卿消痛膏组起效时间短于复方蟾酥膏组;曲马多组起效时间短于复方长卿消痛膏组。(3)镇痛持续时间:复方长卿消痛膏组、复方蟾酥膏组、曲马多组平均镇痛时间分别为(4.74±1.34)小时、(4.42±1.13)小时、(7.61±1.56)小时,曲马多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复方长卿消痛膏组、复方蟾酥膏组,P=0.0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方长卿消痛膏组镇痛持续时间稍长于复方蟾酥膏组,P=0.08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镇痛持续时间为4-6小时。(4)爆发痛控制情况: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出现爆发痛次数均不超过3次,对爆发痛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P=0.06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复方长卿消痛膏组可提高癌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复方蟾酥膏、曲马多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稳定;P=0.0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复方长卿消痛膏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曲马多组和复方蟾酥膏组。3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曲马多组出现恶心(7例)、呕吐(5例)、出汗(3例)、口干(4例)、头晕(2例)、嗜睡(3例)、便秘(3例)等症状均为曲马多常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均为1-3度,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复方长卿消痛膏组的不良反应以皮肤瘙痒(3例,10%)、皮疹(1例,3.3%)、膏药脱落(2例,6.7%)为主,未出现水泡或其它损伤者。复方蟾酥膏组除出现皮肤瘙痒、皮疹、膏药脱落外,还有1例出现轻度恶心,余均无其它明显不良反应。4安全性观察:治疗后,三组患者心电图、大小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复方长卿消痛膏对中重度癌性疼痛有较好的疗效,止痛总有效率与曲马多、复方蟾酥膏可能相当;对中度疼痛疗效优于重度疼痛;对部分中度癌痛可达到完全缓解。2复方长卿消痛膏止痛起效时间优于复方蟾酥膏组;镇痛持续时间与复方蟾酥膏相当,镇痛持续时间为4-6小时。3复方长卿消痛膏有效治疗癌性疼痛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阿片类止痛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安全、无毒副作用,对于有确定痛处的癌性疼痛患者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