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的丹池褶断带北段,是举世瞩目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在世界锡工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泥盆纪地层是其主要的控矿地层,不仅与海底火山-热水沉积作用有关的层状矿床具有一定的地层层位,而且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脉状矿体,也主要赋存在泥盆纪地层中。过去对大厂锡矿的研究主要注重在花岗岩及其控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等方面,对泥盆纪地层及其控矿作用尚未进行专门研究。本硕士论文结合校企项目“大厂锡矿泥盆纪地层控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对广西大厂泥盆纪地层进行初步研究。大厂锡矿区泥盆纪地层中是否存在火山岩?这涉及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因,并为众多地质工作者所特别关注。通过近两年对大厂锡矿深部的地质研究,在中上泥盆统含矿岩系(包括层状矿体及其上、下围岩)中发现了不少基性火山岩和次玄武岩。针对这一发现,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对大厂泥盆纪地层开展了广泛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实测泥盆纪地层剖面、系统采集各种样品,进行磨片鉴定和化学分析,研究泥盆纪地层的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前人区域地层划分的研究成果,对大厂锡矿区的泥盆系各组、段进行详细划分,将发现的火山岩与广西泥盆系火山岩进行对比。通过对大厂泥盆纪地层的综合研究,总结大厂锡矿的矿床成因。主要有以下成果:(1)在中上泥盆统含矿岩系中发现了不少基性火山岩和次玄武岩。火山岩呈层状产出,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蚀变安山玄武岩、凝灰岩等;次玄武岩呈脉状产出。(2)对大厂锡矿的中上泥盆统地层按照岩石地层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划分:在综合整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发现的火山岩,将中泥盆统罗富组细分为两层,上泥盆统榴江组细分为三层。(3)通过取样进行化学分析,研究泥盆纪地层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得出大厂泥盆纪地层中的中-基性火山岩属于钙碱系列。(4)提出东岩墙是多期多阶段多种岩浆活动的断裂构造岩浆带,海西早期为张性同沉积(同生)断裂,控制了近南北向次级盆地的海底火山-沉积成矿作用和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印支-燕山期北西向褶皱作用,显压扭性,控制了次玄武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侵入作用及叠加改造成矿作用。(5)提出了大厂锡矿为火山-喷流热水沉积-后期叠加改造成因。在铜坑矿区,除了存在传统的燕山晚期花岗岩成矿作用外,还存在海西早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成矿作用和海底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