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肝癌术后复发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及复发预测模型[背景与目的]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HCC)最有效的方法,但术后近期及远期复发率均较高。短期内复发者预后很差。HCC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通常分为4类:外科因素、肿瘤特征、肝病背景和围手术期治疗。近年来成熟开展的“肝区域血流选择性适时阻断技术”,可以较为有效的综合控制与术后复发有关的外科手术因素。对妥善控制外科手术相关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有必要分析其肿瘤特征和肝病背景等临床病理因素,筛选并量化各个危险因素对术后无复发生存(Relapse Free Survival,RFS)的影响,进而建立术后高危复发预测模型,以便更好的指导术后辅助治疗以及随访监测方案。[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11月期间以“肝区域血流选择性适时阻断技术”进行精准肝切除术的288例HCC患者,全部患者均为R0切除、失血量小于800m1、无围手术期输血。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定期随访。分析筛选影响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并建立HCC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结果]术后1、3、5年总RFS率为74.9%、49.3%、34.3%。单因素分析显示:血GGT>55u、血AFP>400ng/ml、肿瘤直径>5cm、多发病灶、卫星结节、低分化、脉管瘤栓、包膜侵犯、术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RFS明显缩短。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卫星结节、脉管瘤栓、分化程度以及术后肝功能不全是患者RFS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5个独立危险因素建立HCC术后复发预测模型,预测1年内复发:准确度82.91%(敏感度70.83%,特异度87.96%)。全组病例中:接受围手术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的患者术后RFS明显缩短;筛选至少具有一个以上独立危险因素者158例:是否接受围手术期TACE其术后RFS无明显差异;根据预测模型筛选高危复发者77例:接受围手术期TACE者术后RFS明显延长。[结论]肝区域血流选择性适时阻断技术可以较为有效的控制外科相关HCC复发危险因素。肿瘤特征和肝病背景是HCC术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可据此建立较为准确的术后复发预测模型。对于可完整切除的HCC,围手术期TACE可能不能使患者获益。筛选高危复发患者给予包括TACE在内的综合治疗可能有助于延长患者RFS。第二部分:血microRNAs预测肝癌术后高危复发的相关研究[背景与目的]目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HCC)术后的预后评价和后续辅助治疗方案仍主要依据肿瘤特征以及潜在肝病严重程度,尚无任何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整合进入治疗决策和随访监控体系。MicroRNA (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RNA,在转录后水平促进目标mRNA的降解或阻遏其翻译。miRNAs表达谱变化与HCC预后及各种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已有较多报道。本研究探索将其作为有效的分子生物标志,对HCC的恶性程度进行更为细致准确的分级,以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预后,为制定更加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及随访复查方案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以“肝区域血流选择性适时阻断技术”进行精准肝切除术的HCC患者的术前血标本和肿瘤组织标本。选择高危复发组(术后12个月确诊复发)和非复发组(术后24个月时尚未复发)患者各5例,将10例组织标本及血清标本混合样(每组各5例)分别行microRNA表达谱芯片检测,筛选出两组患者中具有显著差异表达(变化两倍以上)且在组织及血清中变化趋势一致的microRNA作为候选。另外,在116例上述HCC患者的血清标本用Real-timePCR检测4个候选microRNA表达水平。结合患者随访结果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候选miRNAs表达水平与术后复发以及各种病理因素的关系,建立"miRNAs-临床病理因素”联合预测模型。[结果]肿瘤组织标本microRNA表达谱芯片分析筛选出高危复发组和非复发组间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的miRNAs共65个;血标本microRNA表达谱芯片分析得到这2组间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miRNAs共159个;且在组织及血标本中表达差异均在2倍以上且变化趋势一致的miRNAs为15个,其中四个miRNAs(包含miR-139-5p、 miR-422a、miR-486-5p、miR-125b)在两组10例组织标本中的差异较明显(P<0.10)。进而在116例血清样本中进一步检测此4个miRNAs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单因素分析显示:miR-422a, miR-486-5p, miR-125b低表达者,术后RFS明显缩短;多因素分析显示:miR-486-5p低表达是患者RFS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miR-486-5p与临床病理因素(肿瘤直径、脉管瘤栓和分化程度)联合建立HCC术后复发预测模型,预测患者1年内复发的准确度为92.11%(敏感度84.21%,特异度89.74%)。此外,血清miRNAs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miR-139-5p低表达与卫星结节相关,且基于miR-139-5p表达水平与生化指标AFP联合所建立的术前诊断卫星结节模型的准确度为81.25%(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59.62%)。[结论]HCC早期复发患者肿瘤组织及血循环中miR-486-5p、miR-422a、miR-139-5p、 miR-125b均呈低表达;HCC患者血清中miR-486-5p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此外,miR-139-5p低表达可能与HCC肝内转移有关。这些结果均提示血清miRNAs可作为新型分子标志物单独或联合临床病理因素来筛选HCC早期高危复发患者以给予其综合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