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树与滇楸的组织培养及水淹耐受性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41466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er)和滇楸(C.Fargesii Bur.f.Duclouxii)由于自花不孕、结实量少、种子发芽率低、扦插成活困难等特性,生产中主要通过嫁接方法繁殖,梓树(C.ovata G.Don)为其常用砧木,严重限制其优良资源的快速繁殖和推广应用。本试验以优良无性系楸树2#(QS2)和滇楸72#(DQ72)为试材,开展组织培养研究,以期建立楸树和滇楸高效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0.1%Hg Cl2溶液处理6.5min较适合QS2和DQ72的茎段消毒。接种20d后,QS2的褐化率和污染率分别为16.67%和19.79%,DQ72分别为18.75%和21.88%;(2)DKW(Driver and Kuniyuki Walnut)培养基较适合作为QS2和DQ72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3)QS2和DQ72适宜的初代培养基均为DKW+1g·L-1活性炭+0.8%琼脂+2.5%蔗糖+1.0mg·L-16-BA+0.1mg·L-1IBA。接种30d时,两者的腋芽萌发率分别为84.38%和87.50%,萌发的腋芽均生长健壮;(4)QS2和DQ72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均为DKW+0.6%琼脂+2.5%蔗糖+3.0mg·L-16-BA+0.2mg·L-1IBA。接种35d时,两者的增殖系数分别为6.88和6.63,增殖的不定芽生长健壮;(5)QS2和DQ72适宜的生根培养基均为DKW+0.8%琼脂+2.5%蔗糖+0.2mg·L-1NAA+0.1mg·L-1IBA。生根培养30d后,两者的生根率均达到100%,平均根系数量分别为12.1条和18.5条。生根苗移栽60d后,两者的成活率分别为92.3%和96.6%。2.楸树与滇楸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区栽培时,存在耐涝性差等问题,导致植株生长减缓、甚至死亡。本试验选取梓树属(Catalpa Scop.)3个优良无性系滇楸72#(DQ72)、楸树2#(QS2)和梓树1#(ZS1)的试管移栽苗为试材,开展人工模拟淹水胁迫试验(淹水处理30d,排水恢复10d),研究苗木的形态、生长、存活率、叶片气体交换参数与叶绿素荧光等指标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比较滇楸、楸树与梓树之间的耐涝性差异,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区以及季节性淹水地区的栽培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淹水胁迫导致DQ72、QS2和ZS1的植株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叶片生长速度减缓、变黄、枯萎和脱落,以及皮孔膨大、根系死亡等。试验结束时,DQ72、QS2和ZS1对照植株的存活率均为100%,淹水植株则分别为85%、65%和0。(2)淹水胁迫显著抑制了DQ72、QS2和ZS1的苗高与地径生长,以及茎、叶、根的生物量积累。试验结束时,DQ72、QS2和ZS1苗高的淹水变化率分别为44.12%、53.57%和72.28%,地径淹水变化率分别为51.11%、57.83%和77.55%,总生物量(根+茎+叶)的淹水变化率分别为55.89%、57.91%和66.64%。(3)DQ72、QS2和ZS1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环境CO2浓度(Ci/Ca)、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可变荧光Fv、可变荧光/初始荧光(Fv/Fo)、可变荧光/最大荧光(Fv/Fm)]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显著不同。30d的淹水变化率显示,3个无性系的叶片光合及荧光系统遭受淹水胁迫的损害程度为ZS1>QS2>DQ72。综合分析可知,3个梓树属无性系中DQ72的耐涝性最强,QS2与DQ72差异不显著,ZS1的耐涝性最差。3.为构建简便高效的滇楸与梓树的无菌嫁接方法,充分利用砧木的优良特性,并为滇楸的耐涝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本试验选取优良无性系滇楸72#(DQ72)和梓树1#(ZS1)的组培苗为试材,构建以DQ72为接穗、ZS1为砧木的无菌嫁接方法。该试验提供了一种操作简易、高效的滇楸与梓树的试管苗嫁接方法。嫁接苗后期管理和普通组培苗管理方法一致,操作简单,成活率高。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透明硅胶管φ=2.0/4.0mm(内径/外径)做为绑缚材料,采用斜接法进行苗龄40d的滇楸与梓树试管苗无菌嫁接最为适宜,嫁接平均耗时为3.03min/株,成活率可达到93.33%,嫁接12d砧木即可生根,生根率达83.33%。
其他文献
以肉牛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以下简称宁南山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受到干旱少雨、水土流失影响,当地只能发展绿色种养一体化的草畜产业,通过开发人工草地及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适度规模养殖;由此亟需对当地畜禽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评价,探明其未来草畜产业发展空间。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以宁南山区下属海原县为对象,在对当地种植业与养殖业进
学位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属于木犀科木犀属,是非常重要的园林植物,花香是其重要的观赏品质之一,在园林造景、香料、化妆品及食品加工产业等方面均有应用。研究表明,苯丙/苯环型香气物质是其主要的游离态和糖苷态香气物质,可能是桂花产品加工过程中重要的香气前驱体。目前,香气研究模式植物如矮牵牛中苯丙/苯环型香气物质的代谢路径已基本明晰,并且主要受到MYB转录因子的调控。本研究在
学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山茶科(Theoid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本文以湖北省麻城市的早熟油茶为研究对象,从三个居群采集50个单株的果实和叶片样品,从分子遗传多样性和果实性状两个层面,对该早熟油茶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为该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并优化了ISSR-PCR反应体系。最佳反应体
学位
维管组织贯穿整个植物的各个组织,在植物中主要起输导、机械支撑等作用,与植物的形态发育相关,同时还与植物的伸长、加粗密切相关。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植物维管系统发育的研究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NAT是一类内源性RNA,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它能够与植物体内其他转录本序列互补,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真核生物中越来越多的NATs被识别,对NATs的生物学功能和调节机制的研究也开
学位
目的:探讨耳背放血配合耳穴压丸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洛芬待因缓释片、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耳背放血配合耳穴压丸疗法,两
期刊
膳食纤维在猪营养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富含纤维的饲料已广泛用于猪日粮中。日粮中加入适量的粗纤维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而且适当的膳食纤维水平会对生长育肥猪的肠道菌群产生高纤维耐受性,进而提高消化纤维的能力。因此,本试验通过在育肥猪的生长期日粮中添加小麦麸,探究其是否产生纤维耐受性,并探究这种高纤维日粮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生猪养殖示范基
学位
随着家禽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在养殖中普遍存在雏鸡延迟饲喂的现象,这对肠道早期发育造成了不良影响。早期肠道能否良好发育决定了整个生产周期的肠道健康,健康的肠道能提高家禽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生产性能。众多研究表明胚期注射营养物质能够促进胚胎的生长和发育。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也是细胞膜重要的组成成分,它对胚胎组织的生长发育、机体的免疫调节以及畜禽的肠道健康具有重要影
学位
植物维管组织连接着植物体的各个结构和组织,除了提供维持植物向上生长的机械支撑力,还起着运输水分、矿物质、光合产物的作用。成熟维管系统的形成,不仅依赖于细胞的基础物质和能量代谢,更需要大量胞内和胞间信号的传导与调控,由多肽基因介导的细胞间交流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拟南芥、番茄、烟草、马铃薯、水稻等物种中调取与维管系统形态建成与分化密切相关的多肽家族,包括CLE、CLEL、
学位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为重要的花坛花卉,由于其花大、生长周期短、转化体系成熟、遗传背景简单等优点,现已经成为花发育研究的模式植物。我们从矮牵牛中克隆到了PhMYC2这个转录因子,它直接调控着矮牵牛雄蕊育性相关基因PhGRP的表达,同时极有可能受JAZ家族基因的调控,因此我们对PhMYC2及JAZ家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PhMYC2的转录表达及转录激
学位
运输是肉牛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运输会导致肉牛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的紊乱,每年运输给肉牛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多数研究集中于长途运输对动物健康的影响,缺乏对短途运输的关注。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血液学指标和血液转录组学分析来研究短途运输对肉牛的影响。本试验以10头健康状况良好的成年秦川牛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运输前和运输后采集颈静脉血液,用于后续实验。(1)运输前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研究结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