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作为药效模型,以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的脂溶性成分(the liposoluble components of Salvia,LCS)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建立的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与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药效指标表达的影响,探索丹参脂溶性成分“化学谱-药效”之间的内在联系。 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丹参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采用HPLC法建立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检测丹参脂溶性成分对视网膜 Müller细胞所产生的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α)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表达作用的影响;进而探索丹参脂溶性成分对HIF-1α和GS影响作用的“化学谱-药效”关系。 结果: 1、丹参脂溶性成分提取方法筛选:乙醇超声提取法能更好的提取出丹参脂溶性成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最优提取方法为:10倍量95%乙醇超声提取1次,每次45min。 2、丹参脂溶性成分对HIF-1α及GS作用的测定结果:丹参脂溶性成分与丹参酮ⅡA对照品均能在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GEs)条件下,抑制由AGEs引起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HIF-1α表达增强以及GS含量的减少。10批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经过提取得到的丹参脂溶性成分均表现为抑制HIF-1α表达和促进GS生成,但作用大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丹参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建立:所建立的丹参脂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能全面的反映丹参药材的脂溶性成分的分布特征。 4、构建丹参药材谱-效关系模型:HIF-1α表达作用研究中,峰X16、X19、X20能抑制HIF-1α表达,其中X20为丹参酮ⅡA,与药效分析结果一致;GS表达作用研究中,峰X7、X16、X19、X20对GS表达有增强作用,其中X20为丹参酮ⅡA。结论:在AGEs/缺氧条件下,丹参脂溶性成分对视网膜细胞的HIF-1α表达有抑制作用,对 GS的表达有增强作用,通过谱-效关系研究确认丹参脂溶性成分中治疗DR的四种活性成分,为进一步阐明丹参治疗DR的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