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的经济地位与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女性的择偶观和婚恋观也呈现多样化,她们面对婚姻问题时更加理智和自由,对待婚姻的态度十分慎重,更多地看重婚姻的质量。在新时代女性多元的婚恋价值观与传统婚姻家庭观念发生冲突的过程中,女性主动或被动地“剩下”,成为“剩女”。本文从伦理视域下审视“剩女”现象,首先,“剩女”现象不仅体现了现代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也是对传统男权主义性别歧视的挑战,反映了当代中国婚恋伦理观的多元化。其次,“剩女”现象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被建构的传统女性形象,凸显了与传统婚恋观的冲突。再次,这一现象也影响了家庭模式的未来走向,给社会和“剩女”自身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从婚姻家庭伦理观、社会发展伦理观、人道主义伦理观和女性关怀伦理观等多元伦理观反思“剩女”现象,能够把握“剩女”现象内在的伦理依据和伦理悖论,并为这一现象寻找合理的评判尺度。“剩女”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婚恋困境和伦理困境,限制了女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方面的宽容和引导以及女性自身的自觉,有助于实现“剩女”更为理性的婚恋观。基于宽容、公正、幸福的伦理关怀原则,本着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导向,尊重女性多元婚恋观的选择权,“剩女”现象才能摆脱目前的伦理困境,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