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月体肾炎(CrGN)发展急骤,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迅速进展至少尿或无尿性肾功能衰竭,是最严重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国内外来自阿拉伯、美国、印度、日本及西班牙等的报道显示CrGN约占肾活检总数的4-10%,病因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2003年我们曾报道1989-2001年间我科肾活检确诊的172例CrGN,以狼疮性肾炎、IgA肾病导致的Ⅱ型CrGN最为常见,随着肾活检不断普及及技术改进,CrGN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根据肾活检病理、免疫病理及血清学特征,确定新月体肾炎类型和病因,以及疾病的可逆程度等,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和改善预后。然而,我国近十年来CrGN流行病学、免疫病理分型和临床病理特及其与国外的区别缺乏大样本的病例研究,因此本文回顾性总结近10年来我科CrGN病理类型分布及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研究一:新月体肾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目的:明确中国新月体肾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我科2003-2013年来肾活检确诊的528例新月体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免疫病理将其分为3型: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型,Ⅱ型:免疫复合物型,Ⅲ型:寡免疫复合物型。结果:528例新月体肾炎患者占肾活检总数的1.56%,208例(39.4%)为男性,320例(60.6%)为女性,肾活检时平均年龄为(37.6±16.4)岁。52.5%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18.2%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2.1%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9.7%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7.6%表现为无症状尿检异常。Ⅰ型61例(11.6%),Ⅱ型331例(62.7%),狼疮性肾炎最常见,IgA肾病次之,Ⅲ型136例(25.8%),Ⅰ型、Ⅱ型、Ⅲ型中ANCA阳性率分别为18.0%、4.5%和86.0%,抗GB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4%、0.9%和3.7%。Ⅰ型,Ⅱ型,Ⅲ型5年累积肾脏存活率分别为17.6%,70.1%和44.3%。结论:我国新月体肾炎中最常见的是狼疮性肾炎,其次是系统性血管炎和IgA肾病。一半以上患者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12.1%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7.6%表现为无症状尿检异常,各类型新月体肾炎临床表现及预后有显著差异,Ⅰ型,Ⅱ型,Ⅲ型5年累积肾脏存活率分别为17.6%,70.1%和44.3%。研究二:新月体比例在新月体狼疮性肾炎中的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新月体比例在Ⅳ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肾活检证实的520例新月体≥10%的Ⅳ型LN,根据光镜下肾小球中新月体形成的百分比将患者分为:组1(10%≤新月体%<25,N=240),组2(25%≤新月体%<50,N=160),组3(新月体%≥50,N=120),以100例无新月体形成的Ⅳ型LN为对照,比较四组间临床、实验室和病理特点。结果:70名男性(13.4%)和450名女性(86.6%)患者,平均年龄为31.6±11.3岁。与对照组相比,新月体组患者病程更短,临床主要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21.8%),肾病综合征(23.4%),发作性肉眼血尿(26.7%)和慢性肾功能不全(7.9%)。蛋白尿,镜下血尿和小管损伤标更重,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更常见。血清学活动(补体低下,ANA,ds-DNA滴度)更低,LA和ANCA阳性率更高。病理上,免疫荧光可见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较弱。光镜下球性废弃比例高,袢坏死比例高,白金耳和毛细血管袢微血栓较少见,肾小管间质急性、慢性病变和血管病变重,间质广泛炎细胞浸润。肾外表现如贫血和高血压发生率高,而血小板减低、白细胞减少和肾外器官受累发生率低。新月体比例与浆膜炎发生率、高血压比例、贫血、肉眼血尿发生率、ANCA阳性率、袢坏死比例、尿素氮、肌酐水平、补体C3、C4水平、尿NAG酶、RBP酶、AI和CI评分成正相关,与年龄、LN病程、SLE病程和白金耳比例成负相关。结论:Ⅳ型LN合并新月体形成的患者多起病急,病程短,肾脏表现较重,肾外器官受累较轻,免疫学活动性较低,病理上袢坏死、小管萎缩、间质炎细胞浸润、纤维化突出,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较少。研究三:新月体狼疮性肾炎患者的长期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目的:阐明我国新月体狼疮性肾炎的长期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2003年至2013年肾活检证实的124例随访1年以上的新月体≥50%的狼疮性肾炎(cLN)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以100例无新月体的LN作为对照组。结果:本研究包括101例女性,23例男性,平均年龄为(32.0±13.5)岁,中位随访时间为4年,起始肌酐为(2.4±2.0)mg/dl,新月体平均百分比为(64.4± 13.3)%。新月体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3年和5年累计肾存活率分别为 82.3%vs97.8%,78.4%vs92.6%和 70.2vs84.9%。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表明肾活检时血肌酐浓度是cLN患者进展至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月体狼疮性肾炎患者治疗反应较差,肾存活率更低,5年累积肾脏存活率为70.2%,多靶点治疗肾存活率及完全缓解率更高,肾活检时血肌酐水平是进入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曲线显示肾活检时肌酐>5.5mg/dl时5年内进入ESRD的风险>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