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黑龙江省水稻穗部型态多样,且分类不明确等原因,按穗重为指标,将寒地粳稻分为三种类型:轻穗型、中穗型、重穗型。通过研究了三种穗型品种的着粒密度、穗粒数、一、二次枝梗数、一、二次枝梗粒数、穗颈大小维管束、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数、产量,以期获得各穗型品种穗部性状间的差异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穗型品种的着粒密度表现为:重穗型>中穗型>轻穗型;着粒密度对于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黑龙江省水稻穗部型态多样,且分类不明确等原因,按穗重为指标,将寒地粳稻分为三种类型:轻穗型、中穗型、重穗型。通过研究了三种穗型品种的着粒密度、穗粒数、一、二次枝梗数、一、二次枝梗粒数、穗颈大小维管束、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数、产量,以期获得各穗型品种穗部性状间的差异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穗型品种的着粒密度表现为:重穗型>中穗型>轻穗型;着粒密度对于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着粒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寒地不同穗型品种粳稻的一、二次枝梗的平均粒数没有显著差异,粒
其他文献
1.对辽粳294和辽盐16在2001年~2005年的品质表现与相关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平均温度与糙米率、垩白大小、长宽比呈正相关,与垩白度、粒宽、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太阳辐射量与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透明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垩白大小和糙米率呈现负相关;降雨量除了与垩白度和胶稠度的相关较小外,与各品质性状之间都有较大的相关性。2.以沈农9765、辽优267等10个
玉米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是世界玉米产区广泛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同时,由于抗性遗传资源匮乏,从现有资源中挖掘相关抗病基因是抗病育种的关键。关联分析是除连锁作图外的基因定位方法,能够克服连锁作图的缺点,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通过人工接菌,对198份玉米自交系进行纹枯病抗病鉴定及产量性状考察,结合SSR标记获得的基因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从中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初步建立五彩柊树组织培养体系匝橐晕宀蕱笆鞯男律揖ザ魏?叶片为外植体,着重探讨组织培养过程中最佳培养配方及培养程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五彩柊树茎段培养的最佳采样时间为9月和10月。该时期外植体的成活率最高。(2)五彩柊树茎段在用酒精处理30sec后,用0.1%HgCl2消毒5min消毒效果最佳,成活率可达77.5%。(3)五彩柊树叶片在用酒精处理90sec后,用0.1%Hg
本文以东京野茉莉两家系和白辛树幼苗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遮荫处理(0%、40%、60%和80%)对其生长发育、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遮荫处理对3种幼苗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东京野茉莉两家系苗高、地径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白辛树苗高、地径均逐渐下降;3种幼苗的总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总体上皆呈下降趋势,遮荫环境下干物质积累量减少。2.随着遮荫强
本研究以室外3个不同施肥水平下转Bt基因水稻明恢63(以下简称“Bt水稻”)及其亲本非转基因水稻明恢63(以下简称“CK水稻”)为材料,分别在2009年6月23日、2009年8月18日、2009年10月21日采集根系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碳源代谢活性。同时以温室栽培转Bt基因水稻及其亲本非转基因水稻为材料,研究了转Bt基因水稻植株的基本表型和生理生化性状及其抗病性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系统研究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及固氮量对于合理施用氮肥,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实验于2008-2009年进行,采用框栽和砂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框栽实验,2008年应用15N示踪技术,实验品种为黑河41(第五、六积温带)、绥农14(第二、三积温带)、黑农40(第一积温带)、秣食豆(饲料型大豆)和不结瘤大豆(对照),研究不同品
作物掐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调节作物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和运输,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使有机养分集中供给有效花果的需要,以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对防止作物贪青徒长,促进早熟,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大豆也可进行掐尖,这样能有效控制徒长,使株高降低,单株结荚数增多,最终达到增产目的。如果再与最佳的施肥量配合,其增产效果更加明显。 本试验通过不同掐尖时期和施肥处理,研究
水稻的生长发育和碳氮代谢以及产量和品质受施肥量和插秧密度的影响很大。本试验选用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和龙稻5号及优质品种五优稻1号,研究氮肥施用量和插秧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在相同肥力条件下,不同栽插密度对松粳9号和五优稻1号株高的影响顺序是M11(36cm×15 cm)>M9(30 cm×15 cm)>M8(26 cm×15 cm),而且五优稻1号
当前,有效种质遗传基础狭窄已成为制约我国玉米育种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收集、整理现有国内外玉米种质,研究其杂种优势关系并建立杂种优势模式,进而施行种质改良与创新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NCⅡ遗传设计,以20个国内、外群体为供体,3个群体(Lancaster、中综5号、中综7号)为测验种,组配群体间杂交组合;采用不完全区组设计(α-Lattice Design)在吉林公主岭和辽宁沈阳进行田间鉴
过量施用化肥会使耕地质量逐步下降,土壤板结,作物产量降低,并造成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合施用是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约投入成本,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黑农54号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有机肥和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有机肥和化肥各按常规用量的50%混施对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最大,与不施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