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对人血管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ne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而血管病变则是其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为糖尿病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多项研究表明,存在缺血性血管形成受损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视网膜的血管新生,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DR中的新生血管由于其功能不完善,从而引起玻璃体反复出血、纤维增生、视网膜脱离,最终发展为视力丧失。近年的研究发现,DR的新生血管与体内的某种干细胞密切相关,即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又称为内皮祖细胞,是近年发现的能自我更新、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多能干细胞,与血管新生关系密切。大量的证据表明EPCs在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尤其在缺血条件下,Grant等研究发现骨髓来源的EPCs在成人视网膜血管新生的模型中起重要作用。有实验表明,NO也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糖尿病外周血中EPCs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与NO的减少有关,然而在DR中NO和EPCs与新生血管间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实验观察高浓度葡萄糖体外培养EPCs,旨在了解高糖与EPC增殖的关系及NO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我们从脐血成功分离出单核细胞,体外应用EPCs专用培养基EGM-2MV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表面标志CD133、KDR、vWF的表达。体外培养的P2代细胞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用EGM-2MV培养液培养;高糖组:葡萄糖终浓度为33mmol/L的EGM-2MV培养液;高糖+L-NAME组:含葡萄糖浓度为33mmol/L的EGM-2MV培养液中加入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oxide synthase,eNOS)抑制剂L-NAME10μmol/L;甘露醇组(渗透压对照组):含甘露醇的终浓度为33mmol/L的EGM-2MV培养液。四组细胞各培养48小时,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形态,用CCK-8试剂分析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研究3-硝基酪氨酸(3-NT)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细胞形态学及表型鉴定,本实验培养的细胞均表达CD133、KDR抗体,vWF抗体表达阴性,可以认为这些贴壁细胞大部分都是EPCs;同时免疫荧光证明各实验组EPCs都表达同样的细胞表面标志,高糖的培养环境并未引起细胞分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应用含33mmol/L葡萄糖的EGM-2MV培养基处理EPCs48h后,高糖可以促进EPCs增殖,加入eNOS特异性抑制剂L-NAME处理后,其促进作用减弱;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高糖培养的EPCs大多处于增殖S期;高糖组EPCs的3-N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加入L-NAME处理后,3-NT蛋白表达量较高糖组减少。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得出下列结论:(1)通过密度梯度法可成功从人脐血分离出血管内皮前体细胞。(2)高浓度葡萄糖培养EPCs可明显促进细胞增殖,但却不影响细胞分化。(3)高糖可使EPC表达3-NT蛋白增多,加入L-NAME后可明显逆转高糖对细胞的增殖作用。由此可见,高糖对EPCs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引起细胞释放NO,从而促进细胞增殖;高糖不影响EPCs分化,即不影响血管形成作用,而只是促进了血管生成,从而生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新生血管网。通过探究EPCs细胞增殖、分化的机制,研究血管发生和血管形成,可能为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1 前言rn 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身心健康,满足,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感.由于重症监护病人处于死亡线上挣扎的极弱势群体,对各种应激反应的处理能力十分有限,存在着
目的:探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方法:将科室收治的76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接受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