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债务融资、会计稳健性,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在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融资难的现象相当普遍。在间接融资方面,金融机构体系的不健全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在直接融资方面,我国资本市场的门槛过高,债券市场的融资条件过于苛刻,从而导致融资更难。从资金的来源——债权人角度来看,债权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亦更倾向于投资有“关系”的公司,而很少以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为判断标准来进行投资决策。本文以金融危机为切入点,试图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一些关系。笔者认为,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应该更加稳健。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的各方利益相关者均对稳健的会计信息产生了需求。同时,从稳健性的经济后果来看,稳健的会计信息可以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从而解决自身融资难的问题。基于这一思路,本文选取2004年至2006年和2009年至2010年在中国深、沪证交所上市的A股民营公司为样本,采用Basu(1997)模型,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会计稳健性的变化及特征:(1)在金融危机前和后危机时代,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在总体上是否均存在会计稳健性?(2)债务融资对会计稳健性有何影响?(3)2007年和2008年是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期和蔓延期,以该时期为分水岭,在这两年前后,民营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是否有所不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两个不同的时期,会计稳健性在总体上是存在的。(2)债务对会计稳健性存在影响,企业的总体负债水平越高,其会计政策越稳健;此外,短期借款比例越高的公司会计政策越稳健,而长期借款刚好相反,长期借款比例越高,其会计政策稳健性更低。(3)相比金融危机前,后危机时代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有所下降。这些研究结论表明,在金融危机前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均存在稳健性;债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良性的会计稳健性并没有得到释放,民营上市公司的稳健性反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