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土是一种具有地域性分布的特殊土体,其物理力学性质随地域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差异。本文以延安Q2黄土为研究背景,以黄土的结构性和流变特性为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不同含水量延安Q2黄土进行常规物理特征试验、单轴无侧限压缩试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单轴蠕变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以及三轴蠕变试验研究,运用力学分析和数值分析等方法对延安Q2黄土的力学参数及结构损伤特征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剪切变形破坏特征、蠕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是一种具有地域性分布的特殊土体,其物理力学性质随地域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差异。本文以延安Q2黄土为研究背景,以黄土的结构性和流变特性为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不同含水量延安Q2黄土进行常规物理特征试验、单轴无侧限压缩试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单轴蠕变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以及三轴蠕变试验研究,运用力学分析和数值分析等方法对延安Q2黄土的力学参数及结构损伤特征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剪切变形破坏特征、蠕变变形破坏特征以及本构模型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工作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各类岩土工程设计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的主要成果有:
(1)通过常规物理性质试验研究了延安Q2黄土的颗粒组成、矿物成分等;通过单轴无侧限压缩试验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黄土的结构强度、粘聚力c以及摩擦系数tanφ等力学参量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
(2)CU剪切试验表明,Q2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强软化型至较强软化型,该本构关系可用刘祖典教授(1996)提出的强软化型本构模型来描述。依据试验结果深入研究了模型参数随含水量和围压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应变速率对黄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情况;总结了黄土剪切破坏的整体变形方式、破坏类型和变形破坏力学模式。
(3)单轴压缩试验中,延安Q2黄土的应力损伤门槛值随含水量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减小,而黄土的应变损伤门槛值与含水量的关系不大,初始弹性模量随含水量的增加呈幂函数降低。采用刚度损伤和强度损伤假设及统计损伤方法,求取了宏观参量和微观结构变化的黄土损伤变量表达式,分别建立了黄土刚度损伤、强度损伤和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比较了各模型的特点。
(4)大量蠕变试验结果表明,延安Q2黄土单轴蠕变破坏应力随含水量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减小,相同含水量条件下蠕变破坏应力与结构强度的比值约为0.8;三轴蠕变试验中含水量和围压对黄土蠕变破坏应力有着很大的影响,依据试验结果研究了黄土蠕变破坏应力随含水量和围压的变化规律;总结了三轴蠕变黄土的整体变形及破坏特征。
(5)通过对延安原状Q2黄土和单轴蠕变破坏黄土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发现,蠕变前原状黄土的结构以支架大孔隙胶结结构和镶嵌微孔隙胶结结构为主,蠕变后则转为以镶嵌微孔隙胶结结构和凝块状胶结结构为主,黄土蠕变过程的实质就是随着外荷载的增加土体颗粒结构连接由结构硬化逐步转变为结构软化的过程。
(6)依据蠕变试验结果,运用Kiemanu-Liouville型分数阶微积分算子理论探索性地建立了黄土软体流变本构模型,并对模型参数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运用模型理论建立了黄土的粘弹塑性流变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统计损伤理论建立了考虑瞬时损伤的黄土统计损伤流变本构模型和能反映黄土加速蠕变阶段的蠕变损伤流变本构模型。
(7)采用ANSYS进行前处理,用APDL语言提取计算所需的相关信息,用MATLAB6.5编制了Q2黄土粘弹塑性损伤流变模型的平面应变有限元计算程序。利用编制的有限元程序,对延安Q2黄土蠕变试验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黄土的流变特性。
其他文献
联盟博弈(coalitional games)一直是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s,MAS)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活跃的方向。究其原因,联盟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协作方式,让一些独立的agent在一定时间内结成一个协作团队,相互联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从而能够更加智慧、灵活和高效的完成目标。然而,现有研究大都局限于确定性环境,需要预先给出每个agent拥有的能力
无线数据汇聚网络(WSNs,Ad hoc,Mesh,et al)作为一类新兴的、极具特色和发展前景的无线网络技术,正逐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在无线数据汇聚网络中,如何进行多信道和TDMA时隙等网络资源的调度,从而最大化网络监测质量,最小化网络冲突,最优化网络数据汇聚性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全面总结了该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现状,重点研究了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全球性的网络化、信息化进程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企业的经营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可预测因素逐渐增多的环境中,企业必须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提高自身运作的效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决策支持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的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集市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数据挖掘是当今国际上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研究方面最富活
该文在原有的分布式智能入侵检测系统(DⅡDS)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入侵模式的自学习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该系统在检测规则知识维护及更新上的问题,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在于模式规则的准确性与概括性.在入侵检测系统中,该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发现信息之间隐藏的模式,在构造基于时间和统计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机器学习得到新的检测规则以实现系统知识
时滞系统的控制是控制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提高常规时滞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能,该文将智能控制和变结构控制引入到时滞系统的控制中.论文首先分析了滞后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几种常规控制方法,解析说明了常规控制方法鲁棒性能较差.Smith控制是基于模型的补偿控制,但其对参数变化较为敏感.模糊控制无需对象精确数学模型,但是直接应用于大滞后系统较为困难.因此该文将模糊控制与Smith控制相结合,提出
实体解析和查询处理是数据库和大数据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实体解析是指识别数据集中描述现实世界同一实体的多个元组,并且对这些元组进行合并的过程。针对大数据和含有重复元组的低质数据集,如果不考虑实体解析,可能导致传统查询处理方法低效,甚至失效。传统实体解析技术不能直接运用于查询处理,如何使得实体解析方法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需要新的处理方法,既能够实时去掉重复元组又能够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不但污染环境,而且也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将废弃堆放的煤矸石用于生产煤矸石混凝土这种绿色建筑材料,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考虑煤矸石的产地、理化性质及发展应用等因素,本文主要对煤矸石混凝土使用寿命起决定性作用的抗冻耐久性进行研究。由于水分在材料基体内部传输的速度直接影响了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的破坏损伤速度,因此了解水分在混
煤矸石混凝土不但可以大量消耗工业废弃物,而且符合国家节能、减排、降耗的经济发展方向,对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将煤矸石作为粗骨料取代普通碎石制备混凝土,采用声发射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冻融环境下煤矸石混凝土及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受压损伤演化规律。 本文首先研究了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试验按照0%、20%、40%、60%的煤矸石取代率取代石子制备煤矸石混凝土。探
首先,建立了一套用于SAS沉淀分离的实验装置,以牛奶中蛋白质为模拟对象,考察了在混合溶剂中超(近)临界抗溶剂CO沉淀蛋白质时,助溶剂——乙醇对蛋白质沉淀的影响.第二,通过对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纤维素酶、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等在超(近)临界CO中沉淀情况的考察和酶活变化的测定,表明不同的酶在实验条件下沉淀现象和酶活变化规律各异,并总结出含蛋白质(酶)混合物在乙醇-水溶液中进行超(近)临界
该文探讨了大型生物法燃料乙醇项目副产CO有效利用途径,着重探讨了CO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及其可行性.叙述了CO在化工方面的四种应用方法:做萃取溶剂及其与环氧化合物共聚、催化加氢、甲烷与CO制取合成气、合成碳酸二甲酯,并对合成碳酸二甲酯工艺技术、反应机理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CO生产碳酸二甲酯(DMC)是CO最有效的利用途径.该文同时对DMC的各种有机合成工艺技术路线进行了研究.该文研究了利用DMC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