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告人免费获得翻译帮助权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_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费获得翻译帮助权的研究主体侧重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其理论基础有平等待遇、特别保护和程序正义理论。我国法律对被告人免费获得翻译帮助的法律规定过于笼统,翻译是否免费存在争议。完善翻译帮助权的基本构首先从少数民族的宪法权利角度研究。对少数民族的宪法保障,可以从宪法的高度去解决民族平等、民族冲突问题,民族平等是现代宪政国家的基本要求,民族平等是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基础,通过宪法对少数民族进行保护,可以使少数民族人权有法律上的依据。其次,从国际法规定的人权规范研究。《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公约共同构成了《国际人权宪章》,其中,公正审判权在人权公约中被规定为基本人权,公正审判权包括刑事被告人有免费获得翻译人员帮助的权利,我国已加入该《公约》,基于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何以刑事诉讼的国际准则为参照,来推进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完善,是我国当前刑事司法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再次,需完善翻译细则。明确翻译人员管理,具体有设定聘用的条件、建立民族语言翻译人才库、完善聘用程序、统一翻译资质、加强监督管理;明确翻译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翻译人员有权要求获得相应报酬和经济补偿,享有人身保护权,对其人身安全提供保障,避免翻译受任何一方干扰,翻译人员要保持客观中立性,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公正性,履行回避及保密义务。最后,从程序正义角度理解免费翻译帮助权。程序本身它有一种独立存在的意义,它可以使得刑事被告人有机会平等的与法官、检察官进行沟通和辩论,以影响最后的裁判结果。为刑事被告人提供免费翻译帮助,是保护刑事被告人的基本人权,这将确保其实现诉讼权利,保证裁判结果的公正性,与诉讼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被告人更容易接受裁判结果。
其他文献
民主走向协商是民主理论的新创造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如何在协商的视域下探究民主的深刻内涵,并努力找到协商与民主的契合点,曾经是中外政治学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协商
由于未成年人生理、心理、智力等发育均不成熟,导致未成年人的刑事司法极为复杂,综合性极强。然而,由于涉罪未成年人司法工作中出现案多人少的困境、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殊程序落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各国的热点问题,一个国家食品的安全性不仅反映了经济的发展水平,还彰显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的发生,说明我国食品安全存在严重的问题,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失。在此,笔者从行政法学的视角来探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行政责任追究的现状,分析和研究制约食品安全监管行政责任追究的影响因素,从而对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提出一些见解。除了
随着《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正式实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逐步从理论层面走到了实践当中。虽然在以往的理论研究过程中,人们已经对适用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