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尤其是在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迎来更多的机会。不同的市场进入模式带来的风险和收益差异巨大,因此企业以何种模式进入海外市场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受到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等多层面因素影响的共同影响,如母国与东道国间文化差异、东道国行业增速、企业国际化经验等。为了更好地理清不同层次因素的影响或作用,本文以制度理论为主要视角,并结合交易成本理论,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进入模式进行研究。目前,以制度理论为视角,讨论国家层面因素的差异对市场进入模式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结论,可能的原因有:一,他们没有将国家间的差异进行进一步的区分,如制度上的差异可细分为正式制度距离与非正式制度距离;二,在市场进入模式的研究中,已有研究仅关注制度差异的大小,而忽略了制度差异方向的作用;三、海外投资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对其情境的界定非常重要,情境不同,则结论很可能不同,已有研究多是以发达国家为国家情境,而忽略了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境的界定。本文将制度距离细分为正式制度距离与非正式制度距离,同时考虑了正式制度距离的方向、国有股权及东道国国际化经验的调节作用,从而系统地研究这些因素在中国的情境下是如何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进入模式决策,为已有研究中部分不一致的结论提供了依据与解释,也扩展了中国情境下海外投资决策的研究。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了323家企业在2000年至2012年间进行过的1050项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数据,使用Stata11.0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正式制度距离正向影响企业所有权模式;正式制度距离的方向负向调节正式制度距离与企业所有权模式之间的关系,即,企业进入正式制度更不完善的国家,正式制度距离对企业所有权模式的正向作用会被加强;国有股权正向调节正式制度距离与企业所有权模式之间的关系,即,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增加,正式制度距离对企业所有权模式的正向作用会被加强;东道国国际化经验正向调节非正式制度距离与企业所有权模式之间的关系,即,随着东道国国际化经验的增多,非正式制度距离对企业所有权模式的负向作用会被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