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城市广场传统,西方学者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首先是卡米诺·希特,早在百年前,在他1889年出版的《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设计》一书中,这位设计的先驱针对工业化对欧洲城市的破坏提出了严厉批评。他极力赞颂中世纪欧洲城市的那种曲折多变灵活空间以及这种空间的宜人尺度,他更赞叹这种空间里蕴含的人文精神。上个世纪初,一批学者针对城市广场这一课题开始了专门研究。值得一提的有比德尔、布林克曼、岗特尔以及李瑟尔等,他们的研究都停留在空间层面。第二次世纪大战以后,城市广场的研究从单一的空间分析扩展到了社会学背景的探讨,历史发展线索的追踪常常成为学者们研究的手段。其中,贝纳沃洛、艾克里以及韦伯的研究有着较大的影响,由此推动了战后人们对空间形态的研究。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也引进了不少国外城市设计的优秀文献,国内的学者也进行了扎实的探索,其中,以齐康、王建国为代表的东南大学学者的研究为国人展示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城市设计的轮廓;洪平亮的《城市设计历程》则为读者简要介绍和分析了城市设计思想及手法的历史变迁以及导致这种变迁的社会历史背景。而直接针对城市广场的研究只能列举王珂等人的《城市广场设计》,虽然该研究只能停留在对概念和设计原则的粗略介绍层面,但也为我们认识城市广场这一外来文化提供了资料。
城市广场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直到今天它还是生机勃勃。城市广场是一种伟大的传统,它影响并改变了许多文明的进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始,我国国内各大城市逐步兴起建造城市广场的热潮,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沉寂了一段时期的城市建设,悄然在起着变化。由于缺少整体感和良好城市设计的控制,一些广场周边新出现建筑南辕北辙水平参差不齐,严重破坏了广场的格局,政府领导和市民对此十分敏感,试图采取些措施控制混乱,当时,有些非常认真的城市举行过广场规划设计竞赛,结果都不错,参赛者提出很多切合实际地研究成果和建议,可惜因缺乏审批程序的认定,这些对广场的未来发展规划很有益的竞赛获奖方案,很难得到一个有效的实现。然而这些广场原来表现出的缺乏:功能单一尺度过大,空旷简单,缺少城市广场应有的特色和活力等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城市广大市民期望有更多的开放公共空间场所,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活动的需求,这种需求随时都在寻找机遇,从来没有停止过。进入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城市化建设突然进入加速期。经济因素的活跃和市场经济的推动,有些先进的城市好像一下子就很有钱了,借助于国庆50周年纪念,借助于千年之喜的机会,一些大城市在大规模地修建城市广场令人瞠目。有的城市提出三年建造十个广场,其实细想一下这种目标也许不算过分。解放后,种种原因使中国城市的建设被缓慢地搁置下来。六十年代后又寂静了30年,积蓄的力量和热情一旦进发出来,必然是急风暴雨式地前进,仔细考察研究国内近几年修建的城市广场,大多尺寸偏大,周边的建筑并未形成良好的围合,因而很难衡量广场的空间品质和艺术性。
对中国来讲,城市广场是一种来自异国的文化现象,但它正极大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生存空间。不同文化的碰撞本应该激发新的思想,但是盲目的文化移植导致了城市空间的畸形,片面的理解和简单的模仿使这一伟大传统中的和谐与生机荡然无存,结果造成城市空间的荒芜。因为中国历史上缺少城市广场这一元素,所以本文的研究借助于西方的城市广场成熟的标准进行研究。
本论文共安排了六个部分。其逻辑结构是:
第一部分是城市广场的界定、起源及特点,主要对中国广场的起源、广场的定义以及广场的分类进行了说明。
第二部分是有关西方城市广场的发展演化。当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时,我们需要有统一的理解,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对问题进行不断前仆后继的深入研究。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有关西方城市广场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及其特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广场的发展。
第三部分是城市广场的舰划建设原则。这部分从宏观的角度给出了广场建设的原则:实用性、美学和文化原则。
第四部分是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的要素分析。这部分的研究从城市历史学、城市社会学、空间形态学和空间类型学这四方面展开。借助于西方成熟的广场建筑标准对城市广场的规划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解释。
第五部分是我国城市广场规划案例分析。这部分对中国目前典型的四大广场进行了分解分析,得出中国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与西方的广场相比较突出了中外文化结合的冲突。
第六部分是对我国现代城市广场规划的思考与问题探讨。这部分内容总结了中国现代广场的一些典型特征,指出了广场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本论文试图系统、理性、客观、全面、深入地描绘一个城市广场的完整画面,并期望纠正一些概念上的误区。本论文立足于社会学的角度,对城市、广场以及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广场的历史脉络解析广场的设计。这种研究方法出自笔者的信念:人的活动是空间产生的源泉,同时也是衡量空间真实性及品质的标准。空间的状态对人的活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两种要素共同构成城市广场的内涵,决定城市广场的品质。所以,对她的描述一方面取决于人的活动的特征及其社会学意义;另一方面取决于人的空间感受,即空间品质。因此,本研究将在城市历史学、城市社会学、空间形态学和空间类型学这四方面展开。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西方学者对社会学、行为学以及视觉心里学的分析,对于中国文化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决定西方城市广场的诸多要素对于中国的城市建设也应该具有借鉴意义。
城市广场是一种社会需求,它体现着一种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属性;城市广场是一段历史,它记载着一种城市文明的进程;城市广场是一种传统,它影响了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广场是一种符号,它传达着一种特定文明里对城市生活的特殊理解;城市广场是一件奢侈品,因为它并非出现在每一种城市生活里面;城市广场是一种空间,它蕴含着城市生活的精华。城市广场始终处于一种运动状态,它的构成、它的特征、它的属性以及它的角色都在不断的变化。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城市广场的发展史,借助于西方广场的社会品质及建筑类型,找出我国广场发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