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石头与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类的进化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语言作为反映人类经验的载体,人们对石头的概念通过石头名称反映出来。当前国外对石头名称的研究多集中在矿物学领域,主要研究矿物的科学命名方法,国内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此,此外,国内的一些少量石名称研究也涉及建筑学,文学,艺术欣赏等领域,但是都相对分散,不够系统。本文将对英汉次范畴层的“石”名称进行对比,从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英汉石头名称的差异进行解释。本文以“stone”和“石”作为基本层次范畴词,通过对英汉下位范畴层次词的对比,我们发现,英语石名称词形主要以“free morpheme+boundmorpheme(-ite)”为主,如, achirite(透视石),其次是“free morpheme+freemorpheme(stone)”,如,almond stone.汉语词形全部是“free morpheme+freemorpheme(石)”.汉语基本层次语在划分下位范畴时,必然出现在下位范畴的中心语位置。英语stone的这种现象没有汉语普遍,更多使用后缀“ite”来表明词性。王寅等语言学者认为,基本层级范畴词,对英汉构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汉语采用定中构词法,即下位范畴词以基本层次词为中心语,中心语表明了的语义范畴属性。英语下位范畴词多采用形态变化法,用新的名词来表示下位范畴成员,和基本层次范畴词不发生关系。所以词尾”ite”和“石”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次范畴观,也是对基本层次范畴认知的不同,这里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和认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原因。英语中“free morpheme+free morpheme(stone)”和汉语中“free morpheme+free morpheme(石)”属于小有交叉的部分,体现了英汉认知存在的共性。此外通过以上对比还发现,英语“free morpheme+bound morpheme(-ite)”形式更多的用于科学研究的领域,而在民间领域运用较少,“free morpheme+freemorpheme(stone)”则比较多。这是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认知在语言文体方面体现的不同的原因。因为科学领域多用“free morpheme+bound morpheme(-ite)”的形式,属于专用名词,隐喻现象较少,而民间词汇更具文化内涵,所以以下的隐喻研究主要集中民间词汇中的石头名词。因为前置修饰语具有次范畴化功能,所以通过对前置修饰语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英汉石头名称次范畴化的不同。我们认为英汉石头名称的前置修饰语中存在隐喻现象,就像杨忠,廖正刚(2003)提到的一样,一些非基本颜色词如“玫瑰红”中存在语义迁移中的属性迁移,且玫瑰的句法功能改变,英汉“石”名称,如孔雀石(peacock stone)也存在属性迁移和语用功能的迁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英汉常用前四种喻体都是来自动物域,植物域,工具域和人体器官域。但是汉语中在这四种域上的属性迁移现象要比英语多。因为同是前置修饰语的名词中发生了跨语法迁移,不考虑其源域,将其都看做名词功能的转变,经过统计,汉语石“石”名称中的跨语法范畴情况也要高于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