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钻井污水无害化处理应用技术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fc18597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应用化学混凝/微电解组合技术处理石油天然气企业钻井过程产生的钻井污水,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钻井污水水质调查与分析 对油田钻井污水水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采集有代表性的10口探井和开发井钻井污水,主要分析了钻井污水中的第一类污染物(主要是有毒害性的无机重金属离子铬、砷、汞、铅等)第二类污染物(悬浮固体和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类化合物)。 水质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钻井污水pH值7~10,密度1.0~1.12g/cm3,浊度374~16000mg/L,属中、高浊度污水,CODCr为1000~60000mg/L,超标5~200倍,污水色泽多为灰褐色或黑褐色,色泽较深,严重超标,监测的几种有毒有害重金属离子严重超标。钻井污水呈现色泽深、浊度高、CODCr高和稳定性高等特点。 2.钻井污水化学混凝技术研究 对钻井污水进行了化学混凝处理,实验对无机凝聚剂进行了筛选评价,确定用ZB和ZB1无机单剂和复合药剂两种药剂作为凝聚剂,然后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典型的高浊度和高CODCr钻井污水为实验水质,实验主要考察了无机凝聚剂种类、有机絮凝剂种类、助凝剂种类、无机凝聚剂ZB用量、有机絮凝剂ZC用量、助凝剂C用量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探索了pH、药剂投加顺序、搅拌速度对固液分离速度和分离效果的影响。 优选确定化学混凝强化脱稳固液分离技术处理组合配方:1500~3000mg/LZA+5000mg/LZB1+800mg/L石灰乳+40mg/LZC。 化学混凝技术处理钻井污水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油类物质,对色度和COD有较大程度的去除。但离环境排放达标的要求相差较大,需要进行色度和COD的深度处理。 3.钻井污水微电解处理技术研究 对钻井污水混凝处理后的净化水深度处理进行了探索研究,采用二次混凝法、超滤法、催化氧化和铁炭微电解法进行了筛选评价,发现在处理效果、处理成本等综合方面,铁炭微电解法具有技术和经济优势。对铁炭微电解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考察了反应pH、铁屑用量、活性炭用量、铁炭质量比、反应时间对色度去除和COD去除率的影响,进行了微电解动态实验,考察了溶液流经时间,氧化还原材料颗粒大小、柱床使用寿命和溶液流速等因素对流出液CODCr数值的影响,进行了室内放大实验,确定了微电解处理技术的动态实验参数。 首次将铁炭微电解技术应用于钻井污水深度处理,其最佳的处理配方与工艺条件为:污水pH值为1.0,铁屑和活性炭质量比为0.67,常温下静态反应1h,动态过柱时间为20min。反应后以石灰乳调节pH为11~12,投加高分子量有机絮凝剂10mg/L,静置沉降20-30min,过滤所得的净化水再用稀硫酸调
其他文献
经济犯罪、民商事纠纷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二者的追诉分适于两个不同的程序。其中,前者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程序,而后者主要适用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程
采用Dehaene等人的研究范式,以计数单位中的"千"为基线,要求被试快速作大于"千"还是小于"千"的分类判断,考察计数单位在心理数字线上的空间表征方式。结果表明:(1)计数单位和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古代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长篇小说的四大基本特征:1.不同时期的演化;2.集体创作性;3.主要人物的基本一致性和故事情节的逐渐演化性;4语言文化的特色.这是区
近几十年来,锡林浩特市土地沙化和草场退化严重,是首都北京沙尘暴的主要沙源之一。该文从起沙角度出发,借鉴风蚀理论,建立了本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包括土壤粒径组成,有机质含量,植被覆盖度及水分条件。在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制的基础上,按地块采集各指标数据,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数据库,并利用44个样地数据,运用模糊关联法,估算出各指标与生态安全的关联度,进而计算了各地块生态安全系数。最后,利用GIS技术,参照已
应对是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对应对相关研究中的生态学思想进行挖掘、梳理、总结并进一步推广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使应对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具真实性。对国内外应激—应对模型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公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校学生失窃事故及其引发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已经日益成为困扰高校工作、阻滞高校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如何
生物农药对病虫害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对人畜安全且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对于缓解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保护物种多样性及满足人类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
应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与分析是现代废水生物处理系统设计、运行及诊断的重要方法。在众多模型中,国际水协会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应用最为广泛。水质组分、化学计量系数与动力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接诊的88例胃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问题导向组与常规组。常规组
社区民主是我国改革逐步深入后的一项必然要求.网络民主的发展为社区民主建设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路径。本文从海星组织的理论模型出发,找到网络民主力量发展壮大的依据。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