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从《乡村爱情》谈起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艺术,类型的成熟是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电视剧也不例外,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电视剧类型的成熟是电视剧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针对中国电视剧类型进行系列研究,梳理各个电视剧类型的发展历程,总结各个电视剧类型的创作规律,并尝试对电视剧理论研究加以补充和完善,对各类电视剧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为“电视剧类型研究”系列之一,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现状的研究。继《乡村爱情》一、二部之后,“乡村爱情三部曲”的终结篇——《乡村爱情故事》已于今年二月上映,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收视率。与此同时,《美丽的田野》、《圣水湖畔》、《马大帅》等一大批描写东北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作品在各电视台高居榜首,为观众所熟知。这些电视剧作品不约而同地显示出以下特点:不是大制作,没有高额的投资,也没有所谓的“明星”坐镇,然而却达到了“叫座又叫好”的效果。尽管争议不断,但在收视率上的绝对胜利却证明了农村剧(尤其是东北农村剧)近年来的复兴。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渐深入,以农村生活为背景表现新世纪中国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电视剧接踵而来,农村题材电视剧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电视剧是大众艺术,收视环境的家庭特征决定了它对观众的依赖,而人数众多的农民正是电视剧庞大而可靠的潜在收视群体。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电视剧类型,始终伴随着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进程。中国农村社会的建设发展、农民的生活方式的变化给电视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电视剧也为农村和农民的未来作了可贵的艺术探索和尝试,它们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进入新世纪以来,东北农村剧适应国家加大力度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把农村产生的巨大变化以传统的娱乐方式呈现出来,以别样的景观,另一类人的生活方式,纳入当代充斥着美国大片的现实生活中,让人耳目一新。比如,把二人转、大秧歌等传统艺术形式经过加工再创造,近乎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剧情轻松幽默,语言直白风趣,人物豁达乐观,氛围欢快惬意,风格真实质朴。这恰恰是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的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生活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追求和渴望的生活状态。东北农村剧,以浓郁的地方气息和风趣幽默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享受。  与以往多以经济发展问题入手的农村剧不同,《乡村爱情》三部曲把“爱情”作为全剧的故事引线,用独特的视角上演了一场有悲有喜、笑中有泪的农村大戏,并成功塑造了以谢大脚、王小蒙为代表的新世纪东北农村女性形象,反映了新世纪以来,东北农村女性对爱情、婚姻、事业和家庭等问题上不同的理解和追求,体现了东北女性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浓郁的时代特征。本文就以《乡村爱情》为例,根据农村剧的概念和特征,从题材、内容、语言、人物形象等方面分析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近年来热播的原因,并着重研究东北女性形象在农村电视剧中的发展演变过程。
其他文献
沈松泉,出生于艺术世家,祖父沈志庵是国画家、一代名医,父母、兄长皆为音乐家。生于1965年6月(听障),1992年毕业于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分配来上海工作后,师从孔伯容学过一个时期。后师从上海交大艺术系詹仁左、画家曹铭、翁国梁、诸晓雄等画家学习花鸟画,之后又进入上海中国画院花鸟画工作室。师从著名国画家杨正新、张桂铭、唐逸览、张迪平、何曦等老师习画。为了拓宽画艺,另从沈志康先生学山水画。其
期刊
民歌合唱是在民歌基础上改编或加工创作的合唱曲,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比民歌独唱增添了多声人声的美,又比一般的合唱增添了地方的风韵。在保持原来民歌所要求的韵味
祈刚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学习中国画和工笔画,5岁就能辨别很多种不同纯度和明度的色彩。成长于江南水乡的他,性格里既有着上海人的细心,而又有着北方人的豪爽和大度。大学时代就已在服装界成名,凭着他过人的才气和对服装设计的不懈追求,祈刚用他独特的天才为我们诠释了时尚的风向标。不管是对时尚的理解,造型的西式立裁,材料的精心选择,以及色彩的大胆搭配,祈刚的高级定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阳光大男孩的成长,看到未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