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植物中寻找天然活性物质,直接加工成农药来控制有害生物的为害或作为先导化合物仿生合成新型农药,是目前植物源农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针对海南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从该地区采集了50种代表性植物,用乙醇进行索氏提取,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比哈小爪螨(Oligonychus biharensis Hirst)为试虫进行杀虫活性初步筛选。根据筛选结果,选取活性最高的杀虫植物假蒟(Piper betle),用不同溶剂的提取,进行生物活性跟踪测定,并初步分离了假蒟提取物有效组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筛选结果表明,对斜纹夜蛾拒食活性大于50%的植物样品有7个,其中以假蒟(Piper betle)根乙醇提取物的拒食活性最高,其5%的提取物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24小时拒食率达到92.50%,对斜纹夜蛾有触杀活性的杀虫植物只有假蒟乙醇提取物,其5%溶液对斜纹夜蛾幼虫24死亡率达100%;对椰心叶甲成虫触杀活性大于50%的有5个,对椰心叶甲幼虫触杀活性达到50%以上的供试样品有11个;所测试的25种热带植物抽提物对比哈小爪螨成螨都有不同程度的驱避作用,其中有20种植物抽提物对比哈小爪螨成螨的驱避率达到80%以上,对比哈小爪螨的产卵亦有明显的驱避作用,有21种抽提物对比哈小爪螨成螨的产卵驱避率达到90%以上,其中山橙、山芝麻、半枫荷、白花曼佗罗4种抽提物对比哈小爪螨的产卵驱避率达到100%。 2) 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乙醇和甲醇5种溶剂对假蒟根、茎、叶分别进行分步和分别索氏提取,并将提取物对斜纹夜蛾的拒食和毒杀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生物活性不同,假蒟的主要活性部位为根,其次为茎,最次为叶;以5种有机溶剂分步提取时,以石油醚提取物的活性最突出,其它溶剂提取物除了假蒟根氯仿提取物外,对试虫基本无生物活性。在拒食活性试验中,假蒟根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和假蒟茎石油醚提取物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24小时的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0.52%、3.77%、0.95%,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0.35%、3.55%、0.35%。在触杀活性试验表明,虫龄越低防治效果越佳,假蒟根石油醚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6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20%、0.37%、0.85%、1.23%;假蒟茎石油醚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6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0.24%、0.40%、0.95%、1.49%。此外,假蒟不同部位石油醚提取物的杀卵活性也较高,经假蒟根、茎、叶石油醚提取物其处理后,一日卵龄的卵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1.7307%、1.6844%、1.9787%。假蒟不同提取物对斜纹夜蛾成虫均无明显的产卵忌避作用。以6种溶剂分别提取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乙醇提取物对试虫均具有良好的活性,5%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