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解决”是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在第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口号,口号一经提出,即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工作者在这一领域不断地进行着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本文旨在已有的数学教育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探讨一种更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教学方式——“问题解决”教学。首先,从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国内外背景和现状出发,说明问题解决已成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代表着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因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而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研究旨在中小学数学课程中体现问题解决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进而尝试探索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其次,对“问题解决”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概述,然后针对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提出了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四条原则:1.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的原则;2.创设情境,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3.突出过程,激励探索的原则;4.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的原则。并根据教学原则,设计了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五个步骤: 1.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2.尝试探求问题解决方案;3.反思评价问题解决方案;4.变式、发现新问题;5.运用新知识,巩固提高。进而提出并分析了影响问题解决教学的六个因素,同时适当地进行了数学课堂中问题解决教学的实验,通过对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分析、以及数学态度和兴趣的调查来验证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效。其目的是通过对问题解决的研究,探索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最后,对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进行了反思,传统教学模式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不要忽视学生提出问题,不要单纯地就让学生解题,不要片面追求解题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