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及主观幸福感的现状;2.探讨幸福疗法对围手术期肺癌患者焦虑、抑郁及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肺癌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幸福疗法干预。两组在干预前后,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以及主观幸福感指数(IWB)分别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和主观幸福感进行评估,分析幸福疗法干预的效果。结果1.研究最终纳入胸外科行肺癌手术的患者8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为34~68岁,平均年龄(56.17±8.18)岁。两组患者干预前在年龄、性别、医保类型、文化程度、职业状态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2.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其中焦虑得分为(17.12±6.05)分,抑郁得分为(17.92±4.55)分。且主观幸福感得分较低,为(4.91±1.62)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主观幸福感得分在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得分与干预前相比,显著降低(t=4.462,P<0.001),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焦虑得分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7,P<0.05)。4.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评分与干预前相比,显著降低(t=8.288,P<0.001),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抑郁得分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1,P<0.05)。5.观察组干预后的主观幸福感评分与干预前相比,显著提高(t=2.472,P<0.05),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得分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主观幸福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2,P<0.05)。结论1.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主观幸福感较低,临床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干预性护理措施;2.幸福疗法可适当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帮助患者纠正不合理观念,并构建正确合理的思维方式,可缓解患者抑郁情绪;3.幸福疗法可适当改善患者主观幸福感,医护人员通过评估患者的幸福片段,完成对患者幸福感受损领域的识别,与患者共同探讨消极认知以及错误观念对身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纠正患者的消极想法,调整心态,减轻焦虑抑郁,以此提高患者对情绪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