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和遗传毒性,同时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引起“雌性化”现象,并且在各种环境介质,例如江河湖海、底泥、土壤中广泛存在。有机氯农药(OCPs)是首批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国家优化资源配置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型引水工程,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质及其相关介质的安全保证是十分必要的,丹江口水库周边各种耕种及旅游业遍布,其中来自农业农药使用和工业用途等造成的有机氯农药残留不容忽视。目前关于丹江口水库水体、沉积泥及周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报道较少;同时,大规模的调水主要是水的蓄积和调出,这会大大影响库区各种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能会造成农药的二次释放以及循环污染,本课题组拟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后的丹江口水库的水体、沉积泥及周边土壤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变化规律,建立相关模型,旨在为以后类似大型调水工程提供参考。本文仅对丹江口水库调水前的水体、沉积泥及周边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分析了有机氯农药的可能来源,研究内容如下:1.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调水工程前的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建立及残留分布研究。在湖北、河南两个库区各个主要支流的入口处或者交汇点进行取样,采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方法分析库区水体(表面水、孔隙水)中20种OCPs的残留情况。结果显示,在水体中检测到的有机氯农药有α-HCH、γ-HCH、β-HCH、六氯苯(HCB)、p,p’-DDT、p,p’DDD、 o, p’-DDT、硫丹Ⅱ、七氯、艾氏剂和硫丹硫酸盐在内的11种有机氯农药,表面水和孔隙水主要OCPs分别为p,p’-DDT,硫丹硫酸盐和硫丹Ⅱ,p,p’-DDT,硫丹硫酸盐,总OCPs含量范围分别为ND-349ng L-1, ND-271ng L-1。所有采样点中,表面水OCPs浓度较高的采样点为Dl(丹江大坝),D6(均县),D7(艾河),孔隙水OCPs浓度较高的采样点为D3(浪河口),H6(宋岗),H7(香严寺),H8(小太平洋)。与其他部分采样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丹江口水库水体中OCPs污染水平较轻,远远低于国标饮用水中农药残留标准。2..沉积泥中有机氯农药多残留分析的建立及其在沉积泥和水体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沉积泥的采样点与表面水采样点相同,并对相关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采用微波辅助提取与分散液液微萃取联合技术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方法分析库区沉积泥中20种OCPs的残留情况。包括较高浓度的六氯苯,β-HCH, p, p’-DDD和p, p’-DDT,有相对较低浓度的2,4,5,6-四二间氯甲苯,α-HCH, γ-HCH,§-HCH,艾氏剂,p-氯丹,a-氯丹,硫丹I,狄氏剂,o, p’-DDT,硫丹硫酸盐,残留范围ND-5.44ng g-1,残留较高的采样点为D6(均县),D11(云洋码头加油站),H7(香严寺)。水体和沉积泥中OCPs的主要受周边居民日常生活,船只的运行及燃料补给和渔民渔业的影响。其中HCHs和DDTs根据其异构体的比例确定来源,HCHs是来自林丹和工业HCH的使用,DDTs来自工业DDT的使用。3.周边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潜在来源以及持久性残留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表面土壤采集于库区周边区域不同用途的土地,同样对其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与分散液液微萃取联合技术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方法分析库区周边土壤中20种OCPs的残留情况。从调查其残留浓度和发现频率的结果来看,六六六类(HCHs),滴滴涕类(DDTs),六氯苯(HCB)和氯丹是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ΣHCHs所占比例为36.14%,接着是ΣDDTs (32.35%), HCB (11.86%)以及氯丹(6.18%)。HCH在土壤中的残留浓度范围为nd-3.006ng g-1,在均县森林土壤和龙口橘子地土壤中残留较高。DDT的残留范围为]nd-5.189ng g-1,残留高水平区域为云阳码头棉花地和青徽铺橘子地。来源分析显示土壤中OCPs主要来自于历史残留,但是在某些区域是由于近期使用造成的;其残留的持久性因素中pH的影响较TOC的影响程度大。与其他区域相比,丹江口水库周边地区土壤中OCPs的残留可以归类为轻度污染区,但由于OCPs的迁移性以及径流等原因,土壤是水体中OCPs潜在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