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80年代战略联盟的概念被提出以来,战略联盟这种组织形式在企业界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组建战略联盟已成为西方企业广泛采用的竞争战略之一。对于竞争能力相对较弱的我国企业而言,如何正确认识和利用这一战略对于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企业战略联盟的动因。在从促进技术创新、避免经营风险、避免过度竞争、实现资源互补、开拓新的市场、产品寿命周期缩短,消费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等宏观环境层面进行广泛探讨的同时,也涉及管理模式日臻完善、传统企业组织的局限性等微观层面分析。
论文接着讨论了企业战略联盟的主要类型。按照战略联盟形态演进划分为传统战略联盟、现代战略联盟和新兴战略联盟(知识联盟),并能与企业战略联盟效应分析暗自吻合,以避免用过多篇章分析类型问题,而忽视本文重点效用分析。
重点对企业战略联盟的效应进行了分析。许多文献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概念性、描述性的分析,缺乏模型化、定量化的理论论证。本文在此方面借用一些运筹学知识使之模型化、定量化。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使单位成本不断下降,通过战略联盟可实现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和市场上的规模经济两种形式。范围经济是指企业扩大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而引起的经济效益增加并带来费用的节约和风险的降低的现象。技术的溢出效应剖析,以及如何敏捷地利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及抓住市场对新产品的机遇,快速开发生产新产品。企业战略联盟的品牌效应,许多文献资料对这一问题论述极少,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其内涵及重大举措,这包括企业战略联盟各方原有的强势品牌,借助联盟趋向行业品牌垄断效应,企业战略联盟中强势品牌对弱势品牌的示范效应,企业战略联盟中跨国公司实施的品牌本土化策略效应等。当然,在进行企业战略联盟效应分析时,还应考虑企业从开始计划建立战略联盟到最后战略联盟终止阶段成本分析。在构思本文提纲时,把它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体现企业论文最后将企业战略联盟的效应分析运用到我国企业的实践。本文结合近几年我国知名企业纷纷实施“走出去”战略这一实践活动,探讨企业战略联盟对我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速度经济、共生经济、国际品牌效应的重要性并就企业建立核心业务能力作深度探讨,突出其在建立企业战略联盟中的重要性。
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借用数学模型进行联盟效应的定量化分析,使联盟效应理论更加直观;提出企业战略联盟品牌效应观点,主要包括企业战略联盟的行业品牌垄断效应;强势品牌对弱势品牌的示范效应及品牌本土化策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