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3+/Yb3+掺杂Gd2(MoO4)3材料的制备及荧光特性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der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光致发光材料因其优越的光谱特性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激光晶体、荧光显示、生物成像及温度传感等多个领域。由于晶体生长困难,制造成本高等原因,对稀土掺杂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向纳米晶及荧光薄膜等其他方向发展。在以Gd2(MoO4)3为基质的掺杂材料中,不同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晶的荧光特性已经被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其薄膜材料的相关性质则很少被关注。本论文中将以旋转涂覆法(Spin-coating)制备Er3+/Yb3+掺杂的Gd2(MoO4)3薄膜材料为出发点,对薄膜制备过程中的溶胶生成、旋涂控制及表面形貌等因素进行优化分析,最终得到形貌可控、荧光明亮的薄膜样品。紧接着采用稀土离子的Judd-Ofelt理论对薄膜吸收光谱进行计算,分析其理论荧光性质及能级跃迁规律。最后利用薄膜材料热效应较低的特点,得到了高精度的薄膜荧光温度计,应用温度计对纳米晶样品热效应进行分析,并采用能级速率方程对激光泵浦下样品的荧光强度规律进行拟合。  首先进行了Er3+/Yb3+掺杂的Gd2(MoO4)3薄膜的制备及表征。制备了Er3+/Yb3+掺杂的有机溶胶,采用旋转涂覆法在石英衬底上分散为厚度均匀的液态薄膜,置于马弗炉中热处理后得到Gd2(MoO4)3薄膜样品。对薄膜制备过程中的参数进行了优化控制,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为:0.05 M-0.10 M浓度的溶胶,制胶过程中添加适量冰乙酸及柠檬酸,旋涂后经合适温度干燥及预处理,置于马弗炉中热处理,得到厚度为μm级、表面粗糙度nm级的上转换发光薄膜。  从薄膜样品的吸收光谱出发,在缺少稀土离子浓度等关键参数的情况下,引入相关待定参数PNL,运用Judd-Ofelt理论对样品J-O强度参量进行拟合,得到Ω2=4.172×10-20 cm2,Ω4=3.739×10-20 cm2,Ω6=0.632×10-20 cm2,并对Er3+各能级间的理论跃迁几率、能级寿命等计进行计算,对其能级跃迁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制备得到的石英衬底上的薄膜样品,由于分散均匀、厚度极薄及散热性好等特点,在激光泵浦下的基质热效应可以忽略,应用这一独特优势,制作了Er3+的热耦合能级(2H11/2和4S3/2)荧光温度计,运用荧光温度计对纳米晶样品在激光泵浦下的热效应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能级速率方程进行拟合得激光泵浦功率与上转换荧光强度的理论对应关系。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手性结构和金属微纳结构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将这两种结构相结合来进行研究的并不多。因此,本论文就是将手性金属结构、光学偏振响应等几大研究热点相
血红蛋白作为血液中的最主要的成分,具有独特的四级结构。当外界环境的氧含量低时,血红蛋白的构象处于紧张态(tense state,T态),T态的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低,与氧气结合能力弱称
《珍珠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片断:师:请默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语句标上记号。
强关联电子系统已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中的热点领域。在这种系统中电子-电子间相互作用起关键作用,而通常的朗道费米液体理论在很多情形下失效。单电子近似下的能带理论已不能
学位
在TEXTOR托卡马克上研究了环向模数(n)为1,旋转频率为+5 kHz和-5 kHz的共振磁扰动场(’+’/’-’代表扰动场在电子/离子逆磁漂移方向旋转)对等离子体径向电场的影响。在欧姆等
Ⅲ族氮化物InxGa1-xN合金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其禁带宽度随着In组分变化从3.43eV(GaN)到0.63eV(InN)连续可调,波长范围覆盖了0.36μm-1.9μm,并且具有电子饱和迁移速度高和光学
西学东渐促使了中西绘画的交流与融汇.中国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中,不可避免地历经着深刻的变化,突破了传统戏曲的舞台形式,出现了以景物造型为主的舞美形
多铁性材料同时具有磁有序与铁电有序,二者间的耦合特性使其具有丰富的物理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近来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多铁性材料中的磁电耦合使得磁场控制电极化及电
如今,只会教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一个教师的成长需要。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当今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策划者,而是成为融学习者、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教育者。如此看来,教师应该是多元化一体的教师,这种多元化应体现在业务素质的提升、师德的建设、政治水平的整合、敬业精神的培养等多方面结合体。因此,笔者认为,多元化
期刊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低维纳米材料大世界中,除碳家族纳米材料外,研究人员相继挖掘出了种类繁多、物性各异的低维纳米材料。其中,g-C_3N_4、hBN、MoS_2以及磷烯(BP)等二维层状材料因其新颖优异的物理特性与较为成熟的实验制备技术而备受关注。本论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追踪前沿技术,以低维纳米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界面特性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了石墨烯纳米带、g-C_3N_4、hBN、MoS_2、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