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及饮水中添加复合有机酸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肠道菌群及肠道其它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头健康的21日龄体重(6.0±1)kg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NC、PC、SPT、FPT四个试验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断奶仔猪。其中,NC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PC为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的弗吉尼亚霉素预混料(弗吉尼亚霉素含量为50%)。SPT为有机酸化剂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的复合有机酸制剂PT(主要成分为山梨酸、丁酸、己酸、辛酸等),且在饮水中添加0.1%的复合有机酸制剂S(主要成分为甲酸、甲酸铵、乙酸等)。FPT为有机酸化剂组,其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的复合有机酸PT和0.3%的复合有机酸F制剂(主要成分甲酸、甲酸铵、乙酸、丙酸等)结果如下:1)对生长性能及消化率的影响。FPT的料肉比与NC、PC相比降低了12.94%、13.45%。腹泻率以SPT组最低,与NC、PC组降低了39.85%、17.53%。此外,FPT组的腹泻率比NC组降低了19.55%,此外,试验期间PC组的死亡率最高,SPT组无死亡猪只,但以上生长性能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四个处理组饲粮中粗纤维、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各处理组对仔猪空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活性、a-淀粉酶的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但SPT组的脂肪酶活性明显高于NC、PC组,与NC组和PC组相比分别提高了47.09%、13.55%,且有显著差异(p<0.05)。但FPT组与NC组和PC组相比脂肪酶活性有降低的趋势(p>0.05)。此外,PC组的脂肪酶活性与NC组相比有提高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2)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与NC组相比,SPT、FPT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含量降低了58.59%和58.37%差异极显著(p<0.01)。与PC相比,SPT、FPT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降低了25.87%、25.70%(p<0.05)。且与NC相比,PC组的碱性磷酸酶含量也有显著的降低(p<0.05)。此外,SPT组的谷丙转氨酶含量与NC组相比降低了86.01%(p<0.05)。而FPT组的TNF-a含量与NC、PC、SPT组相比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有降低的趋势(p>0.05)。SPT组的总蛋白浓度与NC、PC、FPT相比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3)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组SPT、FPT结肠食糜中的厚壁菌门分别比NC组高了15.55%、5.43%,比PC组高了18.06%、7.72%。而试验组SPT、FPT结肠食糜中的拟杆菌门分别比NC组降低了32.56%、8.44%,比PC组降低了35.13%、11.92%。在结肠微生物菌群的α-多样性中,与NC相比SPT组的ACE多样性指数、observed_species多样性指数值更高,即SPT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更高,且而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FPT组的Alpha多样性指数值与NC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NC与PC组微生物群落构成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SPT、FPT组与NC、PC组明显疏离,且SPT与FPT组重合度较低,说明SPT、FPT组微生物的组成有差异。4)对肠道其它指标的影响。与PC组相比,SPT、FPT组显著降低了胃部内容物以及十二指肠内容物的p H(P<0.05)。与NC组和PC组相比,有机酸SPT、FPT组空肠黏膜中SIg 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SPT、FPT组的十二指肠、空肠绒毛高度较NC、PC组显著增加(p<0.05)。四个处理组仔猪结肠内容物中的丙酸、丁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SPT组与FPT组的乙酸及异戊酸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FPT组比SPT组提高了19.64%。复合有机酸SPT、FPT组的戊酸含量比NC组提高了46.36%、64.49%;比PC组分别增加了39.03%、56.26%,且复合有机酸组与NC组、PC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含量以SPT组最高,FPT组含量最低。其中SPT组比NC组、PC组及FPT组分别提高了26.50%、38.87%、42.81%,此外,SPT组的己酸含量与NC组和P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增加的趋势。综上所述,本试验在断奶仔猪的饲粮、饮水中添加复合有机酸及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添加复合有机酸对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有较大改善,还可以促进肠道黏膜中SIg A的分泌及肠道绒毛发育,且其作用效果优于抗生素。此外,添加不同的复合有机酸对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种类及肠道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有不同的影响。对于21日龄的断奶仔猪,在饲粮和饮水中同时添加复合有机酸具有更好的抗腹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