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化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甲状腺间质纤维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已经被证实。致密的纤维化可能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另一个指标,尤其是当其他经典的指标不存在或是不明显的时候。而关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间质纤维化关系的研究报道目前国际上尚不多见。  方法:  研究纳入通过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534例病例。我们纳入一个院内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309例)伴有间质纤维化改变,对照组(225例)不伴有间质纤维化的改变。评估甲状腺间质纤维化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参数及相关生物学标记物的关系。  结果:  在534例病例中,伴有纤维化改变的占309例(57.87%),无纤维化改变的占225例(42.13%);伴有纤维化一组的平均年龄为(47.22±10.83)岁,不伴随纤维化一组的平均年龄为(45.71±10.46)岁,两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与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相比,女性更容易出现间质纤维化的改变,(p=0.0021);对于相关生物学标记物,Galectin-3(半乳凝素-3)及CK19(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与纤维化改变有明显相关性(p=0.0102和p=0.0067);对于肿瘤直径大于5mm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更容易出现纤维化的改变(p<0.01);伴有间质纤维化改变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较不伴有间质纤维化改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早期的颈部淋巴结转移(p<0.01)。  总结:  通过以上结果,我们推断,间质纤维化可能是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出现颈部淋巴结远处转移的早期征象,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肿瘤直径大小,均均可能会影响甲状腺间质纤维化的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评价各分子亚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韵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两周期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磁共振图像及相关数据资料。根据病理
杨贵妃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其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早在??年间就传入日本,为日本国民所熟知,一度成为其护国神明。纵观文学界,描写杨贵妃的文学作品星罗棋布,其形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