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5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这种利好现象的出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货币政策就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过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一直都未形成统一意见,争论尚在持续,在此大环境下厘清我国货币政策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一个包含货币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而实现从理论上论证货币属性的目的,也就是考察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数值模拟表明在稳定状态下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在实际经济中的适应性,我们以中国经济数据为例,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不仅证明了理论分析与经济实际的一致性,也证明了货币政策效应的稳健性。也就是说,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并非表现为中性或超中性,而表现为更复杂的倒U型,这就为社会计划者制定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约束准绳,应避免过犹不及现象的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果对货币政策的研究仍局限于国内范围的话,研究成果必将饱受质疑,于是研究不同国家市场之间相互依赖和影响的性质问题逐渐演变成学术界一大热点,这其中就涉及货币政策的波动效应研究。为了能够得到更具针对性的研究结论,本文将美国货币政策细化为传统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分别从波动效应的存在性检验和强度测算两个方面予以分析,运用虚拟变量刻画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并构造F统计量检测传统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存在问题,同时引进Gumbel Copula上尾相依系数来检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冲击效应的存在问题。实证结果在证实理论分析合理性的同时进一步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稳健性。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负的波动效应,鉴于此,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当前社会计划者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继续推动内需经济,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以增强经济系统的抗冲击能力:继续推行区间货币政策,保持政策实施连续性,以提振市场信心;继续推进正向市场操作,冲销量化宽松后遗症,以稳定市场预期。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诚信的丰厚历史积淀没能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的诚信,主要原因是中国小农經济的分工和交换关系十分狭隘,经济信用的基础薄弱,加上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以及对信用的经济意义缺乏研究,使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普遍意义的诚信原则没有充分发育。  [关键词]诚信缺失 传统文化  经济基础
本文以2002—2017年间收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来自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中的1 657篇旅游学术文献为样本,借助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顾客在企业关系营销中占有核心地位。顾客既是企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资源。一个企业的营销策略是否成功,顾客价值能否得以实现是其关键所在。本
对金融资产波动性的建模是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的重要内容,其对于资产定价、金融风险管理以及市场微观结构分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金融资产的波动通常表现出聚集性和长记忆性,且
英语写作能力是高中学生学习英语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的语言技能之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帮助树立科学的观念,激发写作兴趣,加强写作技巧指导等。
"新工科"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包含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应用型院校应该紧密围绕“新工科”特点和要求,主动探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往来越来越密切,中国证券市场与世界各地证券市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
本文论述了城市道路及广场景观美的特性及如何创造城市景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