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奋斗征程中,引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形成、发展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当前,一些学者围绕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意义和路径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成果或聚焦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与实践,或关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红色文化渗透的交互模式,而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奋斗征程中,引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形成、发展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当前,一些学者围绕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意义和路径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成果或聚焦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与实践,或关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红色文化渗透的交互模式,而较少论及红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价值和具体路径。由此,将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是每一个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进行研究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导论简述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与理论依据,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对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进行国内外的研究综述,确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首先通过对红色文化基本概念的界定,对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理论依据进行阐释,阐述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其次确定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具体目标,为课堂教学寻找方向;最后明确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原则,把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要求。第二章通过广泛调研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学生和教师两大教育主体的问卷调查,进行研究。运用获得的数据对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红色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已把握一定维度,红色文化在课上已见初步成效,教师们对红色文化资源已有开发的意识。融入过程中存在着融入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不高、融入不充分的问题、融入活动单一,主要原因在于:中学生受认知发展局限、教师教学动力不足、教学融入模式刻板。第三章基于问卷调查研究的结果,对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路径进行多环节、多角度探究。(1)红色育人目标融入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拟定中,从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四个必须达成维度融入红色育人要求,把握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指向、方向、导向。(2)红色文化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设置中,将红色故事、红色器物、红色制度融入课程教育资源,增强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实效性、统一性。(3)红色育人方法融入教学活动。围绕教学活动开展的四大环节(导入、授新、总结和实践),通过载体、资源、语录、景观,融入红色教育的方法,提升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高度、深度、温度。
其他文献
随着在当前商业环境动荡不安的趋势下,企业以团队化的形式来处理复杂工作变得日益普遍。但员工由于各自的性别、年龄和过往不同的工作经历等差异会增加领导对管理团队多样性的困难。多样化的团队在给组织带来创新思想的同时,也给领导管理团队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此,本文选择以强调尊重和满足员工多样化需求的包容型领导风格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基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强化理论以及信息决策理论,以心理安全感为中
女性形象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沈起凤在作品中始终关注女性形象和女性问题。其代表作《谐铎》,是清代模仿《聊斋志异》的文言小说中比较优秀的一部。小说在揭露和批判封建时代种种不合理现象的同时,再现了社会历史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以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生动丰满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的社会制度与伦理道德的不满、对人性的呼唤以及对道德完善的祈望。本文以文本分析为基础,
冀南山区传统民居受到太行山南部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制特征,体现着冀南山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门楼,对于民居空间的营造、场所精神的建立、礼制思想的表达有很大的影响,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故研究冀南山区传统民居门楼有着十分必要的意义。本文以冀南山区传统民居门楼为研究对象,选取固新镇、王金庄等11个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研究样本
基于无人机视觉的目标识别有方便检测、机动性强的特点,深度学习的发展使得目标识别有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和无人机视觉相结合的目标识别技术有远大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图像目标识别技术,为了提升无人机图像目标识别的精度和速度,围绕无人机平台下的多目标识别、小目标识别问题和实时识别需求三个研究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包括:基于优化的训练策略和合适的基础网络,实现无人机图像的多目标识别
“大抵绝无花叶相,一团苍老暮烟中”这一句是对徐渭的笔墨造型很好的诠释。本文通过对徐渭大写意花卉画中牡丹题材笔墨造型的分析,从而提炼出对我们当下艺术创作有帮助的水墨技法和画学思想。文章的目光集中在徐渭笔墨造型的特点上,并从此追根溯源得展开。徐渭大写意花卉画的形成除了受到时代共性的影响之外,自身的经历也有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无法无天”的笔墨才情和独树一帜的创造性技法成为了徐渭大写
数字媒介技术的兴起给现代网络社会带来一种新的奇观,公众更愿意关注情绪化的内容而对事实信息不屑一顾,因此建构了后真相的传播样态,情绪叙事的转变一再促成线上或线下各种人群的聚集和狂欢。而矛盾重重的舆情危机事件最容易引发情绪传播,造成了网络空间的情绪失衡,给网络环境甚至现实环境带来了种种治理难题。基于此,本文以公众情绪为研究对象,探究情绪在舆情危机事件中的传播机制,主要包括情绪的传播路径、传播效应以及如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艰苦而又光荣的奋斗征程的伟大见证,坚实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提倡要让红色文化成为思想政治课的“活教材”,合理运用红色文化教育,上好思想政治课,同时进行四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青少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红色文化教育中所蕴含的红色理念、革命精神、时代精
继脱贫攻坚收官之后,乡村振兴已经拉开序幕。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乡村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中的重要位置。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乡村发展是我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为此,党中央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建设目标,美丽乡村建设也在全国农村不同层面全面推进。山西省汾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南垣寨村地域资源以
随着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建设文化型美丽乡村,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环境已经成为当前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油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实践,结合油茶文化保护与传承、产业规划、生态保护等需求,旨在打造一个具有文脉传承、资源吸引、产业兴旺、环境支持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文章首先对油茶文化、文化景观、美丽乡村等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其次引入AVC理论方法,一方面研究了当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on impairment,MCI)的发病情况,并且探究成人血压水平及其进展情况对于MCI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纵向研究,资料来源于2004年-2006年在辽宁阜新农村地区建立的流行病学队列研究,在2019年6-8月随访相同地区人群。在排除患有痴呆和脑卒中,没有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测试,控制变量信息缺失者后,最终纳入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