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主旋律。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新生之物”,无疑是当今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亮点和难点,它的确立与实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大趋势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现状如何?怎样才能使研究性学习顺利进入中国的中小学,确立其应有的地位?如何使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方面凸现特色,使其真正成为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板块?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研究。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和城市中学教育改革的现状,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长沙市的城区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目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主要问题:一是思想认识问题:认识上存在误区;实践中课程地位边缘化。二是指导教师问题:相当一部分教师参与热情不高;在课程实施取向上,大部分教师仍以忠实取向为主;许多教师在指导中陷入矛盾和困惑:大部分教师仍未能摆脱“单兵作战”的局面。三是课程资源问题:必需的课程资源缺乏;某些课程资源的浪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单一。四是组织管理问题:课时安排不灵活;师资配备不合理;组织形式的异化。五是评价体系问题:评价对象单一;评价观念陈旧;评价方法简单。针对研究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己有的经验和有关的课程实施理论,有针对性的分析其原因,尝试提出了如下建议:一、前提:建立并完善应有的政策支持系统。二、关键: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促进观念的转变。三、基础:指导教师的预先培养与有效培训。四、保障: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五、动力:构建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