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获取粮食及其它农产品而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农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依赖耕地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好坏。作为粮食安全的保障基础,进行耕地保护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甘肃省不同的生态区入手,采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全省14个市州1978~2006年耕地压力进行了测算;采用耕地库兹涅茨理论,建立了全省耕地压力指数与人均GDP及产业结构的回归模型,比较了各生态区耕地压力的差距,并针对各生态区不同的耕地压力来源,提出了全省耕地保护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⑴甘肃省1978——2006年耕地压力总体表现为①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耕地总面积从1978年的356.2000×104hm2下降到2006年的344.1353×104hm2,虽然某些年份耕地面积略有增加,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到2006年,耕地共减少12.0647×104hm2,平均每年减少0.4309×104hm2。②1978年全省人口为1870.05万人,到2006年末人口为2606.25万人,净增人口736.20万人,平均每年净增人口25.3862万人。③粮食总产量变化呈波浪式增长。1978年粮食总产量510.55×104t,2006年增加到808.05×104t,增产297.5×104t,平均每年增产10.2586×104t。④基于耕地、人口、粮食的动态情况分析,按照人均食物需求量为400 kg/人计算,得出甘肃省1978——2006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值的变化。1978——2006年甘肃省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变化呈缓慢降低趋势,Smin值越来越小。K值个别年份变化幅度较大,其余年份幅度较小,呈波浪式变化,其中耕地压力值最高的是1994年,为1.0034,耕地压力最低的是1996年,为0.9731,其次较低的是1992年,为0.986。从1998年至2006年,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⑵甘肃省1978~2006年人均GDP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由1978年的348元,增加到2006年的8757元,平均每年增长290元。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耕地压力也逐渐增大。⑶根据甘肃省2007年统计资料,对甘肃省五个生态区的耕地压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全省五个生态区的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全省各市均处于承受耕地压力状态,其中中部地区耕地压力最大,甘南区最小;全省除河西区外,其他四个生态区耕地压力指数与人均GDP、第二、三产业结构,虽倒“U”型曲线不明显,但拟合效果较好,相关度较高,可看作是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的前期。河西区除嘉峪关市和金昌市随耕地压力的增大,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随之增大外,其余各市随耕地压力指数的增大,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均差别不大,说明河西区除了经济发展外,其他因素也影响着耕地的压力,即生态环境方面的因素。⑷根据不同生态区耕地压力的差异,提出甘肃省耕地保护的措施:①河西区主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②中部地区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占用耕地高额补偿制度。③陇东区和陇南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另外还要增加生态恢复技术投入,努力造就良性循环体系。④甘南区应大力增加科技、物质的投入,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部分区域耕地海拔较高,作物生长受温度限制,应按高度退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