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研究中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动物模型中大鼠血浆cAMP、cGMP,血清胃泌素含量,胃液游离酸度和总酸度的改变,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影响因子。方法:本课题研究分为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两个方面:(1)临床研究将72例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通过辨证分型分别纳入以下四组①肝胃不和组,②脾胃虚弱组,③胃络瘀血组,④肝胃郁热组各18例,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中药房代煎中药为口服汤剂,总疗程1个月,记录对比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从而探讨中药治疗疗效。(2)动物实验研究健康wistar大白鼠40只,体重200士10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①空白组,②模型组,③中药组,④西药组,共4组。造模方法:将2g水杨酸钠放入100m130%的酒精溶液中,配置成2%的水杨酸钠和30%的酒精的混合溶液。以灌胃的方式,每日上午9时用大鼠灌胃器对模型大鼠进行灌胃,1次/d,2.5ml/只。给药前后各禁食禁水1h。干预手段:空白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3mL/kg灌胃,每曰一次中药组方为党参、炙百合、乌药、香橼皮、丹参、三七粉、莪术、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根据实验需要当日用SPF级动物饮用水配制成浓度为0.36g/mL的药液(含生药3g/mL)备用。西药组给予维酶素,根据实验需要当日碾成粉末状,用SPF级动物饮用水配制成浓度为0.15g/mL的维酶素悬浊液,并滤去糖衣沉渣以备用。模型制备结束后,开始给药治疗。各组给予SPF级动物标准饮食啜养。空白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3mL/kg灌胃,每曰一次;中药组给予中药3g/kg,每日一次;西药组予维酶素悬浊液2mL/kg(即维酶素0.3g/kg)灌胃,每曰一次。治疗阶段持续12周。所有大鼠实验结束后末处死。结果:1.结果显示,肝胃不和组、脾胃虚弱组、胃络瘀血组和肝胃郁热组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四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44%、94.44%、83.33%及88.89%,表明中药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2.动物实验中,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浆cAMP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动物实验中,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浆cGMP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动物实验中,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胃泌素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5.动物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游离酸度和总酸度均明显降低,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胃酸分泌功能降低。中药组和西药组游离酸度和总酸度均明显提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药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通过提高cAMP的含量,同时降低cGMP及血清胃泌素的含量,从而改善胃黏膜的供血和胃酸的分泌,从而改善胃肠的功能及减缓胃粘膜化生、癌变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