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与高等教育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大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都受到教育政策的影响。本研究试图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法、统计分析方法以及政策的评估式研究法,对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政策问题,进行初步研究。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科学教育占有主导地位,大学忽视人文教育,国家出台的政策中主张大学进行科学教育,以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以科学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弊端凸显,尤其是大学科学教育的相关政策的内容及其政策导向、政策价值有明显不足,即:过于重于科学教育,导致人文教育陷入失落的境地;人才培养过于专门狭窄,导致大学教育效益低下;培养的人才过于功利化,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20世纪90年代,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列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议事日程,出台了一些指导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政策文本,在其规范和指导下,各大学纷纷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之路,也有一些成效。但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并不佳:一是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表述不规范;二是大学师资条件不充足,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不标准;三是大学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仍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新世纪初,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大学素质教育问题在行政管理层叫的很响亮,一些政策文本也反复强调要重视大学的素质教育问题。但大学实践层面有“销声匿迹”之嫌,一些大学在探索和实践通识教育,一些大学在探索和实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之路,一些大学在探索和实践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之路。所以,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很有必要弄清其之间的关系。在国家层面上,建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政策,要对大学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应进行评估和监控;要下放必要的管理权限。在地方层面上,建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构建地方教育政策系统,增强政策执行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加大监控力度,增强教育政策执行的规范性。在大学层面,建议大学根据教育部和本省地方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从当地学校的实际出发,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课程结构进行改革;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建立学校课程质量评估机制,保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