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漫游》的朝汉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9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墓志铭是记述逝者生平事迹而撰写、勒刻于石,兼具传记、骈体与书法美学要求的石刻文字,放于墓门外侧或墓室甬道,其作为丧葬礼制之一,或起源于中国东汉时期,至迟晚唐时期传入朝鲜半岛,自此高丽出现了文人创作的墓志铭。高丽时代(918-1392)文学家李奎报(1169-1241)所作墓志铭,存于原刻石碑与其文集中。本文以李奎报所作墓志铭的文本内容为研究对象,论述其体例、内容和文体特征,分析李奎报所作墓志铭对中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北翼东台地区ZKA02孔岩石地层、磁性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学数据的分析研究,结合区内其他钻孔的对比,确定了该孔第四纪年代地层序列。结果表明:该孔第四系底界埋深297.36m,距今约2.58 Ma,置于松山/高斯极性时(M/G)分界处;中、下更新统界线埋深168.97 m,与布容/松山极性时界线(B/M)吻合,距今约0.78 Ma;中、上更新统界线埋深98.90 m,上更新统底部
学位
中国游仙文化诞生于远古文明崇拜,乃是吸收了中国儒释道等多家思想的特殊文化,蕴含了个体对生命自由与生命永恒的追求,同其相关的文学作品被称作游仙文学,游仙诗正是游仙文学的一种。随着中国游仙文化传入朝鲜半岛,游仙诗也逐渐为朝鲜古代文人所接受。不过,游仙诗在朝鲜半岛真正兴盛起来还是在16世纪中期,即许兰雪轩生活的时期。当时的朝鲜朝政治腐败,文人因生活动荡而渴求通过修仙来摆脱现实,产生了一大批与游仙有关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