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排球运动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对抗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易普及性,在世界上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世界上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战术体系和战术风格,欧洲球队习惯采用慢节奏的高传强攻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身体素质优势,亚洲球队则青睐于快速多变的技战术,而美洲球队则介于两者之间,两者兼备。由于不同的队伍采用了不同的技战术,因而产生了相对应的各自的比赛节奏特点。控制比赛节奏,掌握比赛的主动权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所在。中国女排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战斗集体,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给新中国体育史书写了辉煌的篇章。最近几年中国女排在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再次蝉联世界冠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这对我国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相对世界女排强队,中国女排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展望2012年伦敦奥运会,重新组建的中国女排将迎来一个深入发展的契机和更加严峻的考验。在排球运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女排能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2012年奥运会和世界人民的面前,就取决于中国女排能否从实际出发,科学训练,尽快赶上世界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因此,本文以2008年奥运会女排比赛为技术统计基础,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分析了技术、战术、心理、文化等因素对于排球节奏的影响,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且将结论应用到实际训练中。通过观察、统计、与队员深入交谈和走访专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录像观察法,总结出影响比赛节奏的主要因素为:技术因素、战术因素、比赛规则因素、比赛不同阶段的因素、体能差异、文化差异和心理因素。2、经过10周的教学实验,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实验前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有关变量的统计和比较表明: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的试验队和对照队无显著性差异,且来自同一总体。经过10周严格的教学试验训练,在试验后的有关变量的测试及比较发现实验队和对照队的各项技术的指标差异显著(P<0.05),实验队的传、垫、扣、发、拦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班,且差异非常显著(P<0.01)。3、年龄在10-14岁之间的队员基本功不扎实、缺乏比赛经验,是提高技术水平的最佳时期;年龄在15-18岁之间的队员基本功比较扎实、有一定的比赛经验,但心里素质相对薄弱,是接受心里训练、练习掌控技术和比赛节奏的最佳时期。4、通过全方位、系统化的分析,得出控制节奏训练符合女子排球基本规律,充分发挥了教练员的主导作用和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