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科学研究就明确地显示个人健康行为在早病和早死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如今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和肥胖等危险因素引起的疾病所导致的疾病负担是全球性的,行为危险因素的监测和干预也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国际上许多慢性病预防控制组织和项目对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调查表标准问题、抽样、调查方式以及数据库建立和应用技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建立了许多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以收集危险因素信息,并以网络为载体形成可用于网络查询和检索的网络数据库系统,为制定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提供服务。
本研究以科技部支持的“我国人群出生、死亡和行为危险因素数据库”课题为背景,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对原始数据收集、调查表设计、抽样方法、数据库结构和内容、数据清洗和整理、指标确定和计算,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的深入的探讨,以实现行为危险因素数据的使用和共享。 本次研究首先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主要的卫生问题和相关危险因素,参考现有的调查表,设计了本次的行为危险因素调查表,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全国124个监测点的16407例数据,形成原始数据库,通过数据清洗和整理获得分析数据库,共15966例数据,在分析数据库的基础上确定危险因素指标,并发展每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和加权方法,根据计算公式简化数据库中的变量值,生成新数据库应用于网络,同时发展了相应的查询条件,建立可以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查询检索的网络数据库。
在所建立的数据库的基础上,本次研究比较了我国几类主要危险因素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包括定期测高血压率,静坐生活方式率,过去1年自杀或自伤行为发生率,吸烟率,过去30天食用腌制或熏制食品天数分布和家中农药保管情况的地理分布。以及分析了危险因素数据与死因数据之间的关联,包括吸烟率和肺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自报高血压率和脑血管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为我国卫生决策、开展干预活动和评价干预效果服务。而网络数据库为实现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信息的快速反馈的提供了途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信息提交到网络之后,可以立刻被决策者查询,这也是可查询的网络数据库的意义所在。但是要获得真实可靠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和严格的现场质量控制是两个关键所在。本次研究将为我国建立全国范围内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提供很好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