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燃煤烟气中SO3危害很大,已有部分国家出台相关标准,未来对SO3的治理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但目前对SO3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相生成和金属氧化物催化生成方面,对飞灰催化SO3生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煤烟气中SO3危害很大,已有部分国家出台相关标准,未来对SO3的治理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但目前对SO3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相生成和金属氧化物催化生成方面,对飞灰催化SO3生成的研究较少。此外,碱金属含量较高的煤种由于较强的捕获硫的能力(如准东煤、神华煤),煤灰中会含有较多的硫酸盐。因此,飞灰及飞灰中硫酸盐对SO3生成的影响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为了确认煤灰中硫酸盐及其他因素对SO3生成的影响,通过煤灰添加四种不同的硫酸盐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进行SO3生成实验。使用闽桥煤灰与石矻台煤灰,SO3的生成量和生成率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温度对煤灰催化生成SO3的影响与其他人的研究并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所使用的煤灰成分不同。就不同煤种而言,闽桥煤灰催化能力强于石矻台煤灰,这是由于闽桥煤灰的Fe2O3含量明显高于石矻台煤灰。煤灰中添加硫酸盐的实验表明,添加硫酸盐前后,SO3生成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不变,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添加不同的硫酸盐有不同的影响。根据硫酸盐对SO3生成的影响,可以将硫酸盐分为三类:Na2SO4和K2SO4;MgSO4;CaSO4。加入Na2SO4和K2SO4后,SO3生成显著增加,SO3生成的增幅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添加CaSO4后,在较低温度下SO3生成较略有下降,随着温度升高,SO3生成逐渐增加,900℃时与原煤灰接近,1000℃C时略高于煤灰。添加MgSO4后,较低温度下与CaSO4作用相当,高温下影响不同。在900℃时,SO3生成明显增加,远高于煤灰,1000℃时甚至超过了 Na2SO4的作用。煤灰添加硫酸盐前后,生成的SO3浓度均随着SO2浓度增加逐渐提高,但转化率逐渐降低。当氧量由2%升至5%时,SO3生成明显提高,氧量从5%增加到8%的过程中,氧浓度变化对SO3生成影响较小,SO3生成率趋于稳定。灰熔点实验表明,添加硫酸盐后灰熔点确实明显降低。煤灰添加硫酸盐后SO3生成增加原因如下:添加Na2SO4和K2SO4,增加的SO3主要是由于其结合硅铝氧化物后释放导致的;添加MgSO4,增加的SO3一部分是由于其自身在高温下分解,另一部分则是由于生成硅铝酸盐释放;添加CaSO4低温下不影响SO3生成,高温(1000℃)下少量分解导致SO3生成略微增加。通过研究发现,飞灰中硫酸盐可以促进烟气中SO3生成。
其他文献
我国中小学学生溺水死亡事件频发,台湾地区针对这一问题发布了一系列中小学游泳政策且实施得到了显著的效果,对我国大陆地区具有借鉴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台湾地区行政部门发布的一系列关于中小学游泳政策的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学生溺水死亡问题的视角,对我国台湾地区的一系列关于中小学游泳政策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分析,主要得出结论:台湾地区的一系列中小学游
目的:探讨中医行为干预联合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饮食、中医养生运动以及中医情志疏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以及
水体和沉积物是调节和控制湖泊水生态系统物质交换和输送的重要途径。寒区湖泊冰封期较长使得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规律独具特殊性。氮、磷和盐分是乌梁素海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也是参与湖泊物质循环的重要成分,对湖泊水生态环境构成胁迫。查明冰封期湖泊中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过程,明晰寒区湖泊污染机理,对寒区湖泊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揭示冰封期乌梁素海氮、磷和盐分在水-沉积物界面的分布及迁移
美国天然气管道行业在一百多年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竞争性市场,这源于其制度上的特殊性。研究其一个世纪的制度演进过程可以发现,特殊的制度使得天然气运输与管道本身分离,运输权这一具有市场价值且可交易的无形产权的界定是最终竞争性市场形成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美国天然气管道产业的制度与激励、竞争性市场的形成等问题。制度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系列的合约,因此可通过合约的视角探讨天然气管道运输中的资产专用性等问题
背景:II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病率逐年上升,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已有研究表明,T2DM患者肠道菌群发生特异性改变,有关肠道
重油中近50%的镍化物以金属卟啉的形式存在。渣油加氢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金属的沉积失活和碳沉积造成的结焦失活会造成催化剂脱金属活性的降低,缩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金属
在常见的潜水蒸发经验公式中,通常利用水面蒸发强度代替潜水埋深为零时的潜水蒸发强度(即E0),这与实际条件不完全一致,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潜水蒸发计算结果的可靠度。为此,本文
超级电容器一直是研究者们的研究热点,因为其具有较高的比电容、能量密度以及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储能设备。目前,Ni/Co-S(Se)化合物已被广泛用作超级电
本文以猪肉盐溶性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拉曼光谱和界面流变等技术,研究乳化过程中蛋白质分子在脂肪酸上的吸附变化规律,建立乳化特性与界面蛋白膜的关系,揭示在不同脂肪酸饱和度条件下蛋白质与脂肪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再结合蛋白质凝胶特性的变化规律,明确蛋白质和脂肪酸乳化过程中蛋白-脂肪酸、界面性质和乳化性质三者的内在联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脂肪
热疗法已应用于包括癌症在内的诸多疾病。开发具有热疗效果的口罩和鼻贴,不仅能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对其进行辅助治疗,而且还具有使用便捷的优势。相变材料作为一种能量储存器,在发生相变时能吸收或释放大量潜热并维持几乎恒定的温度,将其应用于热疗可以实现热疗温度和时间的可控性。将固-液相变材料吸附于载体材料中所得到的复合相变材料因克服了液相泄漏问题而具有良好的应用性。本论文致力于推进复合相变材料在热疗领域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