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癌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病因。目前临床上尚缺乏实现胃癌无创筛检的可靠血清标志物,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寻找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高的胃癌诊断的标志物。代谢组学是由Jeremy Nicholson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新兴的科学分支,是考察生物体在受到外界病理生理刺激或扰动后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质变化的科学,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领域,在揭示生物体代谢活动及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生物体肿瘤发病机制及肿瘤标志物的发现方面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目的: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比较胃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代谢产物的差别,以期发现胃癌诊断的潜在代谢标志物。方法: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拟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20例胃癌患者,40例正常人血清代谢组的分析,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使用Analyst中的Quantitation(AB Sciex公司,美国)软件进行峰的识别和匹配,并导出峰表。导出的数据经过内标校正后,利用SIMCA-P11.0(瑞典UmetricsAB公司)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变量分析,构建PCA和PLS-DA模型,使用SPSS18.0(美国SPSS公司)软件进行非参数检验判断离子在正常组和胃癌组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联合变量重要性因子值(VIP)>1和T检验(p <0.05)筛选差异离子。结果:在稳定检测的373个正离子247个负离子中,有212种代谢物结构得到了鉴定。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代谢组存在明显差异,结合非参数检验进一步筛选并定性出57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二氢胆固醇经验证组样本验证,具有成为胃癌代谢标志物的潜力。结论:胃癌患者存在包括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游离脂肪酸、肉碱等代谢物的代谢紊乱状态,其中二氢胆固醇在发现组及验证组中均能够对胃癌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很好的区分,具有成为潜在胃癌诊断标志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