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作为生产生活的载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为农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如何对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挖掘耕地内在潜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为例,从耕地的自然质量、空间质量、管理质量与生态质量四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耕地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竹山县实地采样数据进行分析,以竹山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耕地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数据库为依托,对竹山县耕地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对耕地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限制因素评价模型,分析不同评价指标对耕地综合质量的限制程度。划定耕地综合质量限制因素区并针对不同限制因素区域对耕地综合质量提升潜力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竹山县耕地综合质量等级分布在三等~八等之间,三等地面积1101.81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74%,四等地15690.5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9.02%,五等地面积最大为17112.86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2.56%,六等地5513.8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3.71%,七等地771.7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92%,八等地的面积最小为20.9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0.05%,耕地综合质量加权平均等级为4.73。2、以行政村为单位对各村范围内的耕地图斑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划分二十九个限制因素区。其中有机质含量限制因素区是研究区内影响耕地综合质量限制类型面积最大的限制因素区,共影响47个行政村,其影响总面积为7504.68公顷,占研究区耕地总面积的18.66%;灌溉条件-全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是研究区内影响耕地综合质量限制类型面积最小的限制因素,仅影响一个村即华家湾林场,其影响面积为3.50公顷,占研究区耕地总面积的0.01%。3、在划定耕地综合质量限制因素区的基础上,并按照提升标准对研究区范围内耕地的限制因素进行提升潜力分析。进行提升后的全区耕地综合质量等级为4.37,较未进行改造的全区耕地综合质量4.73的实际等别高出0.36。从乡镇尺度上来看各乡镇的耕地综合质量提升潜力在0.19~0.66之间,提升潜力为1等的乡镇有六个。从村级尺度上来看各行政村的耕地综合质量提升潜力在0~1.31之间,其中提升范围在[0.2,0.3)的行政村个数最多为47个,提升潜力范围大于1的行政村有两个分别为姜西村与铁牛农场。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分析研究区耕地综合质量限制因素对耕地的质量提升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