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之时伴随着以内需相对不足和投资相对过多为特点的失衡状态。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到经常性的产能过剩时期。产能过剩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目前,如何解释、解决产能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平稳、健康增长的关键问题。关于产能过剩,一方面,国内外学者对产能过剩概念的界定以及产能利用率的测度均存在普遍的争议;另一方面,中国尚未公布官方的产能过剩相关统计数据,产能过剩的测度方法也无定论。鉴于此,文章从宏观经济的多重视角,比较选取各种产能过剩测度的指标,从宏观经济的层面对产能过剩进行测度。文章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借鉴了Berndt&Morrison(1981)提出的成本函数法,分别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以及政府行为因素方面,分析省际宏观经济的产能过剩,即利用面板模型——广义矩估计法(GMM),测度了中国1993-2014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工业领域的产能利用率,同时通过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LS)分别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以及政府行为四个方面,对我国产能过剩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文章借鉴了 Fields&Yoo提出的基于回归方程的产能利用水平影响因素的分解法。研究发现,经济周期、经济结构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才是造成我国产能过剩的最主要的因素,政府行为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作用却不大。产能过剩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经阶段,更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轨的必经阶段,中国政府的行为可以影响产能过剩的程度,但作用却不及预期的那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