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概念是当代语言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下半叶,随着语义学的发展,对这一范畴的研究呈现出多视角、多层次的趋势,尤其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对时间问题的研究更是不断升温。时间是无形的,但它的持续性是可以感知的。时间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有线性序列和顺序关系,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时间的流逝,这些时间可以是由无数个点构成,表示这些点的指针以一种不变的节奏由左向右沿着时间轴线运动。人类活动被记录在这一时间轴线上,成为历史和过去。时间在水平轴上可以分为“前”、“后”两种基本关系,由于人们对时间认知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对“前”、“后”的定位不同。目前我国俄语学者对这两种关系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表示这一概念的各类词汇进行系统分类和认知语义分析的还不多,因此本文以包括副词、形容词、前置词、连接词的时间前后义词汇为研究对象进行认知语义分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目的、任务和方法,以及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的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以及在语言学界中的历史研究状况;介绍了本文所涉及的认知语义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如范畴化及原型理论、词汇的语义概念化、语言的世界图景观。对时序概念进行认知分析,阐明时序概念的含义及其多种表达手段。第二章,对俄语时间“前”、“后”意义的表达方式和手段进行阐释和描写。对俄语中表示“前”、“后”时间概念的词汇进行梳理和系统研究,按照副词、形容词、前置词和连接词等词类将词汇分类,整理出每个词类中表示这对概念的词汇,划分出核心词和边缘词,并对其进行认知功能语义分析,探寻其认知特点、搭配方式、支配能力等。第三章,主要对“前”、“后”时间概念的隐喻进行认知分析。介绍了时间的空间隐喻中的两种认知方式——“时间移动”和“自我移动”隐喻系统。最后,分析了时间前、后义映射到社会领域所产生的一些隐喻现象。结论:时间是语言世界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俄语“前”、“后”时间概念词汇的认知功能语义分析,揭示了俄罗斯民族对时间前后定位的认知特点及在语言中的表现,为正确理解俄民族语言世界图景、为国人学习更地道的俄语提供了有益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表示前”、“后”这一时间概念的各类词汇,包括副词、形容词、前置词、连接词等进行系统分类和认知语义分析。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通过对前”、“后”这一时间概念的各类词汇进行综合的系统研究,并从认知角度对它们的称名功能、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丰富了现代俄语语言学,拓宽了认知语义学研究的视野,为类似的研究课题提供了借鉴和帮助。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俄语实践教学,有助于俄语学习者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时间词汇。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归纳法、综合分析法、对比法、语义描写和认知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语言材料加以分析。本文的例句来源:俄文例句部分出自俄罗斯文学作品,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和(?),部分出自张会森的《俄语功能语法》和黄颖的《新编俄语语法》,部分出自《现代俄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还有一些例句来源于网络版俄语国家语料库(?),其中,未做标注的例句均取自词典。文中汉语例句均出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检索系统(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