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理状态下,介导消化道平滑肌细胞舒缩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分为钙信号通路和非钙信号通路两大类。作为主要的介导消化道平滑肌细胞舒缩活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钙介导的平滑肌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已比较明确,有文献报道针刺足阳明经穴后可使家兔胃窦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及三磷酸肌醇的含量明显增高[1-2],这表明钙信号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参与了针刺对胃运动的调节。然而钙并不是介导消化道平滑肌收缩的唯一因素。通过对肌球蛋白调节蛋白轻链磷酸化程度与[Ca2+]不成比例这一现象证实了这一点,近年来的研究也证实新型蛋白激酶C(PKC)可以在不需要钙浓度升高的情况下使得肌动蛋白细肌丝相关蛋白,即钙调蛋白结合蛋白(CaD)和类肌钙蛋白(CaP)磷酸化,产生肌丝滑行,引起平滑肌细胞收缩[3-5]。实验表明PKC可以通过其同工酶以不同机制调节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环节,即ERK(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活性[3],从而激活P44/42MAPK通路进而产生平滑肌舒缩活动调节胃肠运动[6-9]。有实验报道针刺胃经后可使胃黏膜的PKC活性升高[68],这说明针刺调整胃运动的非钙信号介导机制可能也是通过这种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本实验室既往的研究也发现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引起的胃运动增强可能和维甲酸通路中的同源盒holax基因的正性调节及磷脂酶C通路中的ptgs2基因的负性调节相关[82]。本课题采用技术成熟的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技术,观察电针后胃电的变化,筛选大鼠胃组织标本(胃窦部,距幽门0.8-1cm),进行基因芯片及western blot检测PKC、MAPK信号转导途径及相关蛋白CaD,CaP的表达检测,采用“针刺血清”作用于大鼠离体原代胃窦平滑肌细胞,观察其舒缩活动,进一步验证针刺调节胃肠功能中PKC及MAP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最终论证“针刺—胃肠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PKC通路及MAPK通路(细肌丝相关调节机制)—胃肠道运动”这一调节网络。为进一步探索针刺机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1、将SD大鼠随机分为足三里穴组非经非穴组、正常对照组,观察电针刺后胃电的变化。2、分离出正常胃窦平滑肌细胞,同时对各组大鼠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经不同处理因素处理的胃窦平滑肌细胞在不同血清中的细胞形态学改变。3、筛选出大鼠胃窦组织标本(胃窦部,距幽门0.8-1cm),进行PKC及MAPK信号转导途径功能基因芯片检测及相关蛋白CaD、CaP的检测。结果:1、电针足三里穴能够双向调节胃平滑肌运动。2、电针足三里穴能够上调或下调PKC及MAPK信号通路中部分基因的表达。3、电针足三里穴能够上调或下调PKC及MAPK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CaD及CaP表达。4、足三里穴针刺血清能够使离体的正常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收缩。结论:1、针刺促进胃运动可能与MAPK6(ERK3)上调及IL1R2下调相关,针刺抑制胃运动可能与FOS、CXCL9(MIG)、NOS2A (iNOS)上调及MMP9下调相关。2、针刺促进胃运动可能与CaD及CaP表达的下调相关,针刺抑制胃运动可能与CaD及CaP表达的上调相关。3、PKC、MAPK通路可能是参与针刺调控胃运动的两个相关信号通路,但并不是针刺调节效应的唯一途径